公募基金2022年经营业绩:“10亿”净利俱乐部缩水 中小基金现增利增收机遇
2023-04-14 09:35:03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公募基金2022年经营业绩起底:“10亿”净利俱乐部缩水 中小基金现增利增收机遇  

  随着2022上市公司年报季进入尾声,基金机构的经营情况也陆续浮出水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近40家上市机构披露了其参控股基金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截至4月13日,已披露经营数据的基金公司平均实现营收23.68亿元,净利润6.59亿元,同比2021年的8.49亿元下降22.8%。

  受2022年整体市场震荡及股债轮动调整影响,基金公司年内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管理规模均出现下滑,同时各家公司2022年的成绩单也出现了一定分化。

  记者注意到,仍有10家基金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其原因或与相关公司在固收类产品方面的战略布局或竞争优势有关。

  考虑到庞大的规模市占率,头部基金公司的业绩与行业表现基本同频。据统计,净利润在20亿元以上的6家基金公司,除工银瑞信基金未披露营收数据外,其余机构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未及同期表现,其营收平均下滑12%,净利润平均下滑16.6%。

  截至4月13日,进入净利润“10亿俱乐部”的基金公司有11家,暂且低于2021年、2020年17家和13家的水平。

  不过一方面,仍有天弘基金、鹏华基金等“头部玩家”的经营情况尚待披露,另一方面,从既有排名来看,公募基金“上位圈”的名单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强者恒强。目前,6家净利润达到20亿元的公司分别为易方达、工银瑞信、华夏、广发、富国和汇添富基金,与上年基本一致。

  其中,易方达基金同样维持了去年的冠军地位,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39.15亿元和38.37亿元,虽然同比分别下降4.42%、15.38%,但依然是去年唯一一家营收破百亿元、净利润破30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

  事实上,2022年的低迷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行业的盈利能力在资本市场中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稳健水平。在统计范围内,2022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的基金公司则共有16家,占已披露机构数量比例约42%。

  在实现盈利的机构中,招商基金则拥有最大的净利润规模。2021年,招商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2.32亿元、16.03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7.57亿元,净利润为18.13亿元,同比增长10.03%和13.13%。

  招商银行(34.200,0.19,0.56%)年报显示,招商基金2022年在管理规模上也同样保持了增长。不考虑子公司管理规模,公司在2022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1149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41%,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7705亿元(剔除联接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5609亿元,分别较2021年末增长3.98%、2.29%。

  不过除了招商基金之外,已披露的其他7家“银行系”公募基金整体亏损幅度较大,仅有建信基金逆势跑赢市场表现。

  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的11.71亿元的净利润与2021年相比,微增了1.39%。而由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持股的基金公司,其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工银瑞信基金的降幅最低,工行年报数据显示,工银瑞信2022年净利润达到26.78亿元,较2021年的27.94亿元仅下滑4.15%。2022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27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66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1.72万亿元。

  此外,农银汇理基金和民生加银在8家“银行系”基金中拥有最高的2022年净利润跌幅,分别为-46.6和-44.19%。

  在营业收入方面,目前仅有招商基金和兴业基金公开了相关数据,而两家的业绩则是“冰火两重天”,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0.04%和-7.18%。

  南华、瑞达两家“期货系”基金同样悲喜不一。记者统计发现,自2021年双双亏损之后,在去年一年间,南华基金的亏损由2847万元收窄到1080万元。而相反地,瑞达基金在2021年净亏损987.03万元,而2022年亏损有所放大,亏损幅度达到1314.51万元。

  对于中小型基金而言,2022年的业绩分化尤为显著。以净利润规模在2亿元以下为基准,去年净利润上升和下挫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刚好各有10家。

  其中,南华基金、瑞达基金,中海基金、红塔红土基金等公司,去年净利润甚至告负,普遍亏损达到1000万-5000万元左右。

  中海基金和红塔红土基金,则成为了已披露名单内唯二由盈转亏的基金公司。红塔证券(8.800,0.06,0.69%)2022年年报显示,红塔红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65.98万元,净利润-5039.60万元。中海基金则净亏损0.196亿元,创四年新低。

  记者注意到,中海基金旗下的43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别计算)产品以混合型基金为主,共有30只产品去年亏损,仅8只基金去年净值增长率为正,且多为债券型基金。此外,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跌幅最大,回撤超38%。

  与此同时,2022年一些亮眼的业绩增长,也更多出现在中小基金公司之间。甚至有一批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在2022年逆势实现了营利双升。

  统计显示,已披露名单中,目前已有10家基金公司实现了增收增利,包括安信、财通、大成、华富、万家、信达澳亚、招商、浙商、中金和中金建投基金。

  招商基金外,仅有大成基金、万家基金在3亿元以上。浙商基金、华富基金、中信建投(26.350,0.05,0.19%)基金和中金基金净利润不足1亿元。

  从增幅来看,去年表现最为优异的或许非信达澳亚基金莫属。记者从信达证券(16.350,0.11,0.68%)年报中发现,公司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与2021年6.98亿元的营收相比,增幅达到52.94%。净利润规模虽然不大,但则从前年的4821万元直接上翻近3.5倍,在2022年取得了2.13亿元的成绩。

  “以公募业务为核心,信达澳亚近年来将主动权益与固定收益并重,打造多元投资管理能力。”信达证券在年报中表示。

  “中小基金产品数量少,而且通常比较‘偏科’,会集中做某一类更有资源和优势的品种。这样一来,去年一些本来强项在债基或者固收类的公司,抗压能力可能就会好一些,在市场上显出成长优势。”北京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人士进一步向记者指出,去年基金市场整体的新发产品数量大幅跳水,在这一背景下,基金公司通过上新对市场布局进行调整的能力有限,既有产品的收益表现和规模分布,也因此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发挥了比往年更大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取得“双增长”的基金公司中,债券型基金均占据了大部分公司的主要份额。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从基金类型来看,2022年年报仅货币市场基金总利润超千亿,为1995.42亿元,混合基金整体亏损超过10000亿,单只产品平均亏损1.58亿元;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超过5000亿,单只产品平均亏损1.98亿元。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了正向利润回报,其总利润分别实现了838.74和1995.42亿元。

  而在这一市场环境下,以固收类产品为优势的机构或能把握更多机遇。

  举例而言,中信建投基金便是明显以固收类产品为核心优势的公募机构。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规模分别为126.09亿元、438.59亿元,占该公司规模比例分别为22%和78%。

  截至2022年末,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可统计收益的基金则共有33只,其中15只权益类基金和5只债基(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均取得了负收益,净值跌幅超过20%的基金则有8只。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信建投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3.06亿元,净利润2305.85万元,涨幅分别达36%和44.27%。

  “当权益市场受内外扰动因素的影响较大,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债券基金受到强烈关注。再加上今年以来由于利率不断下调,债券基金的资本利得收入较为可观。”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指出。


责任编辑:腾会言

公募基金

经营业绩起底

中小基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