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现结合成“标配” 棉花期货助力稳经营
2020-07-23 08:22:50
文章来源
期货日报

  经过16年长期实践,棉花产业企业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多种模式参与期货市场,并通过期货仓单拓宽融资途径,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涉棉企业较好地利用期货工具,有效发挥了避险功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u=292094920,1467499316&fm=26&gp=0.jpg


  据了解,大型涉棉企业已经普遍将期货业务嵌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如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对全部库存开展套期保值,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棉集团)经营量的30%通过期货交割实现销售,期货业务已经深度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专业化棉花期货业务已成为大型涉棉企业的“标配”。

  

  据中棉集团相关负责人王建军介绍,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市场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中棉集团采取了“边收购边比例套保,边套保边调整敞口,边基差点价销售边基差点价采购”的经营策略。王建军说:“通过运用棉花期货精细化套期保值,促进一手资源收购加工与经营销售、采购有机结合,实现了‘盈利有预期,规模有增长,风险有控制’的目标。”

  

  中小型企业在资金实力、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相对不足,往往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运用棉花期货,如通过仓单质押融资方式获得籽棉收购资金,再委托大型贸易商、风险管理公司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风险,再以基差贸易、含权交易等贸易模式销售棉花。据了解,仅中信期货新疆分公司2019年就通过类似方式服务了上百家现货企业。

  

  棉花期货分析师付斌表示,棉花期货有效促进了现货企业经营模式的升级转型,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期货,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运作模式,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棉纺织企业融资需求巨大,棉花期货仓单金融属性不断增强,流动性较好,为市场各方广泛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仓单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利用场内仓单折抵和充抵保证金、场外仓单质押式回购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新疆弈德众诚物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元素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郑商所对棉花期货仓单承担质量和数量责任,让金融机构对棉花经营企业放心贷,农信社、券商、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等机构进入棉花收购融资环节,丰富了棉企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参与进来。数据显示,在场内平台,仅2018/2019年度就有近7万张仓单被用于场内质押,超过5000张仓单被用于场内抵押。

  

  此外,据记者了解,2019年郑商所结算银行开始参与郑商所场外综合业务平台仓单交易,仅棉花一个品种去年的仓单回购业务规模就约60亿元。“商业银行在场外平台通过仓单回购为产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盘活了仓单资源,缓解了涉棉企业的资金压力。”王元素说。

  

  2020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受全球市场波动及内需、出口持续下降影响,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棉花企业经营压力不断上升,避险需求增强,棉花期货为企业避险提供了必要的衍生品工具,在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

  

  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疆利华)是新疆地区一家以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纺织为主业的大型棉花企业,疫情发生后,新疆利华认为棉花行业中短期下游开工以及终端消费难以快速回暖,棉价回落压力较大。出于对自身加工棉花的避险考虑,2月中旬,新疆利华增加约3万吨套保头寸,后续又进行点价销售,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并且因基差走强,获取了相应的基差利润,有效规避了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风险。

  

  新疆利华相关负责人刘淼说:“棉花期货经过长期发展和沉淀形成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韧性,在特殊时期为产业主体广泛参与提供了基础,在面对市场‘黑天鹅’事件时,成为可以信赖的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地帮助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苗苗

期现结合,棉花期货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