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金融街论坛释放10大政策信号
10月21日,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一行两会一局”领导演讲释放以下十大重磅政策信号:
1、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全球竞争力,帮助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易纲)
2、明年宏观杠杆率会更稳一些
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易纲)
3、中国经济预计全年将实现正增长
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0.7%,预计全年正增长。全球经济从最低点有所恢复,但疫情发展仍高度不确定,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4%,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时日。(易纲)
4、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必须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必须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业,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机构。既要有综合经营的一站式机构,也要有特色化的专业机构。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坚守定位,取长补短,相互竞合,共同构筑茂盛的金融森林。(郭树清)
5、努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发展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但第二支柱却规模很小,第三支柱长期处于起步阶段。与许多国家相比,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过低,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郭树清)
6、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
我们将继续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密切关注和评估科技革命对金融业的影响趋势,并做好前瞻性部署安排。在监管方面也要加大科技运用,提升监管效能。当然,金融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确保市场公平和金融稳定。(郭树清)
7、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权于市场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市、依法监管,严格按制度规则办事,这与践行“不干预”的理念、进一步减少管制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体系,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既有利于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权于市场,也有利于把“该管的”管住管好,从而实现市场生态的良性循环。(易会满)
8、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
我们将在总结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个原则,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完善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设立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健全发行承销机制;打造权责清晰、标准统一、透明高效的发行审核注册机制。(易会满)
9、将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
相比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总体上起步不久,各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都还在不断健全完善。下一步将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总体设计和治理机制。继续加强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并制定工具启用、校准和退出机制。(潘功胜)
10、健全房地产领域宏观审慎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根据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和“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需要,研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居民债务收入比、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将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重点健全房地产金融、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影子银行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并将其制度化。(潘功胜)
刘鹤出席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1日在京出席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
刘鹤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人民生命至上、先控制疫情再稳步恢复经济的决策完全正确,“六稳”、“六保”工作卓有成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度向好,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经济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创新对发展的驱动作用加强,更加重视围绕最终需求发展新产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
刘鹤强调:
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稳定。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构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加快优化大银行经营发展方式,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坚决化解各类风险。注重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
继续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引入更多高水平国际竞争者。金融系统将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动新一轮发展和改革开放。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必须树立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应对疫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稳步复苏。
要支持北京打造金融业改革开放高地,在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易纲:今年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将进一步稳定
10月21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0金融街论坛上发表讲话。
以下为要点:
1、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3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降准释放流动性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5.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流动性8.1万亿元。
2、总的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据估算,截至9月末,已实现让利超过1.1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3、从金融市场看,面对疫情冲击,中国金融体系保持了稳健运行。股票市场波动幅度较小。前9个月债券发行42万亿元,同比增长25%。外汇市场运行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升值。
4、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5、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
易会满:拟推6大举措加快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建设
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致辞,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系统阐释。与此同时,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精选层公司转板上市、期货法立法等市场热点也再次被提及。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四重意义
易会满指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他认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促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迫切需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易会满表示,对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而言,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也是主题主线。
去年以来,证监会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注重发挥科创板改革的“试验田”作用,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加强总结评估、逐步将行之有效的制度推广至全市场。这对于凝聚各方共识,保障改革平稳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治本之策。证监会着眼于完善制度机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健全风险防控的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发生;同时依靠制度约束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归位尽责,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
他强调,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体系,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既有利于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权于市场,也有利于把“该管的”管住管好,从而实现市场生态的良性循环。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应该是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易会满表示。
加快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建设
而对于如何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易会满又在会上提出六方面举措:
一是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
二是完善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强化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三是优化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
四是加强投资端制度建设。
五是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保障和配套支持制度。
六是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郭树清:全面增强金融普惠性,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
10月21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
要点如下:
全面增强金融普惠性
既要发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业,也要培养中小型金融机构,要取长补短,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做好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服务大众的能力。
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经十分迫切,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提出的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要素要求。
将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带来的网络安全、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
我国金融科技在许多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移动支付、电子清算、网上银行、数字信贷飞速发展,目前银行业的离柜交易率已经接近90%,小微企业贷款过去需要20~30天的审批流程,现在通过科技平台实现了秒审秒贷。
将在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开放合作是实现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环境下不可能培育出真正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下一步,将在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持续优化金融市场制度安排,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在扩大开发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竞争力。
坚决处置腐败问题
深化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改革仍然十分紧迫,必须正视已经暴露的风险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坚决处置腐败问题,尽最大可能挽回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无论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商行、农信社、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都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严格选配忠诚、专业、廉洁务实的高管人才。
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严格选配高管人才
无论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商行、农信社、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都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严格选配忠诚、专业、廉洁务实的高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监管,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
潘功胜: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
潘功胜介绍,近年来,在推动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方面,人民银行根据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和“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需要,研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居民债务收入比、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认真履行宏观审慎政策牵头职责,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支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持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总体设计和治理机制。继续加强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并制定工具启用、校准和退出机制。
二是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重点健全房地产金融、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影子银行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并将其制度化。
三是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建立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制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恢复和处置计划。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配套细则,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
四是做好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街论坛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