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大商所大力支持,中国航海学会航运保险专业委员会、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联合新湖期货于上海举办的“保险+期货”重构集装箱运输新业态主题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对上市以人民币计价的集装箱运力期货的呼声较高。
有与会嘉宾表示,目前集装箱运量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参考指标之一,未来以人民币计价的集装箱运力期货的上市,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海运价格的制定,助力我国海运强国建设,促进我国相关产业链主体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2019年进出口贸易额4.6万亿美元,约90%的出口贸易由集装箱航运完成,运费规模超过2000亿元。但我国还不是海运强国,美西航线16家船东中仅有一家中国境内船东,海运费以美元计价,约70%的出口货物按照离岸价进行交易,运价由船东和境外买方协商定价,中国企业很难参与进去。
“一直以来,造船周期、全球宏观经济、贸易活跃度、燃油价格、行业政策等因素均会对集装箱海运价格造成影响,在现有定价方式下,航运企业承担了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而目前的航运衍生品多定位于干散货及邮轮市场,且采用指数结算,与现货价格相关性不高,无法满足产业精准套保的需求。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全球竞争,相关行业企业急需管理海运价格风险的工具。”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期货价格是以现货价格为基础,是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及市场未来预期的真实交易价格,期货市场是一个发现远期价格的平台。引入期货作为第三方力量,不仅可以为产业提供避险工具,打破风险在产业链内部转移,还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新的经营方式,助力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也认为,期货市场有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未来集装箱运力期货的上市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变化。
在他看来,集装箱运力期货上市后,将成为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的“护城河”。首先,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后对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波动的认识,可以促进企业更加清晰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其次,未来随着集装箱运力期货的上市和发展,期货机制逐步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集装箱航运行业可以逐步形成以标准化场内市场为核心、场外市场为补充,期货、掉期、互换、场外期权、个性化定价服务为工具的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定价上,行业企业可以利用多种衍生工具,组合出更多运价定价模式,以更有效的途径管理风险,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进而稳定生产经营,为集装箱航运业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商业模式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比如,行业可以围绕场内场外流动性、代表性较好品种的标的,形成集装箱航运业‘基准价+升贴水’的创新型定价模式。”马文胜说,行业定价体系的优化发展也将促进行业相关融资模式创新。届时,以衍生品市场为风险对冲渠道,银行、企业、期货公司三方可以合作推动航运融资业务、集装箱运力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商品套期保值融资业务、套保贷业务发展,促使新型融资体系形成。
“市场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集装箱运力期货呼声越来越高。”有与会人士表示,实际上航运企业一直都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创新,国内一些航运行业企业希望未来可以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借助期货公司在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产品研发经验等,助其管理海运价格风险,优化经营管理体系,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张田苗)
集装箱运力期货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