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2020-11-12 08:46:39
文章来源
期货日报

  经过三十年的积淀,国内期货市场有了变迁的历史纵深感,三十而立,期货市场正在发生成熟的质变。“因为质变我们看到了量变,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的能力增强,市场交易量、持仓量爆发式增长,未来将是期货市场的黄金时代。”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马文胜心中有许多深刻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初,期货市场的热闹犹如昙花一现,很快便进入漫长寒冬,从重整旗鼓、规范发展,到如今的品种增加、功能发挥深化、投资者结构变化、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等,期货市场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长卷中。

  

  回顾:立足战略,行业基石逐步奠定

  

  早期的期货市场流传着许多可以讲述的故事,而在马文胜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当数一个延续十多年的期货法律纠纷案件,经过时间的过滤方才得知,当年饱受大家质疑的法律制度,如今看来是多么重要,而一个行业要规范发展,一定要规则和法制先行。

  

  说起公司的官司,始终是让马文胜头疼的事。他从1993年入行,1997年到深圳中期后,摆在他面前的便是6个期货官司,纠纷的起源是市场规则没有完全制定和建立起来,很多都是围绕期货公司砍仓的动作是否合理,来告知投资者是义务还是权利,有的还集中在交易所强制平仓所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上。

  

  20世纪90年代初,有客户的交易发生穿仓。按理说,客户应该将所欠保证金归还给期货公司,但客户不认账,期货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当时的交易制度是混码交易,为证明单子是客户本人,期货公司把戳印、人工填写单、电话报单录音等一系列证据都拿出来,但客户一直不认和不服,期货公司只能反复举证,从地方法院一直诉讼到最高院期货公司都是胜诉的,这个官司直到2008年才结案。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期货市场最早的交易制度是混码制,所有客户都要在一个编码上做交易,国际上也一直是这样。不过,由于混码制的存在,有的期货公司为节约保证金,便只给客户提供买卖通道,不会设置平仓,而头寸是在交易所自动对冲了。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弊端,一旦有纠纷发生,就很难证明谁是当事的多头和空头,如果要证明确实是客户的单子,过程就变得相当复杂。

  

  1995年,混码交易制度不再施行,转而改用一户一码制。据马文胜回忆,刚开始市场上都是反对的声音,因为管住了市场就不灵活了,并且海外施行的也是混码制,所以大家对此都非常不理解。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包括现在的限仓制度、穿透式监管到账户实际控制人的管理等,对规范整个行业都非常重要,这些规范制度也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

  

  “最初,期货市场的散户占了较大比例,这些规范制度是比较重要的,即便现在机构的占比越来越大,这些基础制度对规范市场也是很有必要的。”马文胜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国际衍生品市场不断有风险事件发生,而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在全球有先进性的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从制度上规避了“多逼空”“空逼多”市场操纵现象的发生,同时期货公司的运营环境也越来越好,市场也确实意识到了法律和规则先行的好处。

  

  此外,据马文胜介绍,近年来,证监会一直推动期货服务实体产业,实现投资者结构转型战略。很多与大宗商品相关联的行业都涌现出一批新型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都是衍生品用得比较好,成为行业龙头并带动上下游一批中小企业。近两年,市场又涌现出一批比较优秀的私募机构。目前,我国已经上市80多个期货、期权品种,随着市场进入新的阶段,期货行业需要考虑如何让机构充分利用好市场,把规模和品种容量做大。

  

  与此同时,期货行业一直坚持推动期货公司服务的多元化战略,期货公司的主业拓展到经纪、咨询、资管、场外、做市商、国际业务。“我感觉期货公司已经向衍生品投行的方向发展。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发展方向潜力是巨大的:一是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因为上市的品种多了,底层资产多了,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一定会发展起来;二是期货公司的期现业务向现货做市商、现货交易商转型,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场外业务慢慢形成机构间市场,风险分散到各个机构之间,各个机构之间再到市场中去对冲,整个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就大大增强了。”马文胜解释说。

  

  现在:引入期货,企业经营模式改变

  

  “现在的期货市场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马文胜发自内心的感慨,而期货行业的作用在不同阶段也发挥着不同的力量。

  

  据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期货公司时,全市场的保证金规模只有100亿元,有1亿元保证金的都是大公司,一家交易所的保证金规模只有20亿—30亿元,而现在全市场有8000亿元保证金,大型期货公司的保证金规模在300亿元以上。“2000年,我国期货市场进入萧条期,一年的期货市场成交规模是1.8万亿元,而现在一家中等规模期货公司一年的交易额有七八万亿元。”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共有几百家期货公司,而全市场的保证金规模只有100亿—200亿元。

  

  1995年之前是期货市场的盲目发展阶段,之后市场经历了第一次清理整顿,交易所从几十家变成14家,1998年之后只剩下3家。2000年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时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提出,要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2000年后市场经历了一个规范建章建制的过程。2010年随着股指期货上市,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品种增加、规模放大、发展规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期货公司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很多券商系期货公司逐步成长起来。2015—2019年是期货公司的转型时代,市场功能、职能不断深化。现如今,期货公司普遍采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从2020年开始可以叫新质量下的增长,不再是低水平量的增长,而是高水平量的增长,市场品种多元化、投资者结构机构化、工具多样化。

  

  “从2020年开始,我认为这个阶段应当属于期货行业发展的第三浪,也是最强的一个牛市周期。”马文胜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交易所的功能得到极大发挥,上市的大部分期货品种是很活跃的,这说明交易所的设计职能和专业性非常高。合约设计符合产业需求,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现在产业客户和特法户的比重较大,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和资管规模也逐步增加,整个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很快。

  

  此外,在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中,不仅高频交易的增长带动了市场份额的增长,还可以看到市场需求的增加。疫情之后,企业的保值需求很大,同时市场生态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有高频、产业、机构,也有高净值的自然人,还有期货公司资管、风险管理公司等,生态好也就可以培育交易规模和持仓规模的增长,同时客户资产规模也在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市场功能得到了良好发挥,期货的定价职能也得到发挥,企业按基差定价,并进行对冲,企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变化,经营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接着又开始使用期权,而不再是过去左手倒右手简单的备兑式贸易模式。总结来说,是衍生品市场协助企业带来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业态的变化。”马文胜表示,以后衍生品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其中,助力企业成长和发展。

  

  新湖:坚守行业,正在注入新的内涵

  

  纵观行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新湖期货是一家坚守行业又较具代表性的期货公司,没有券商背景,背靠产业近年来一直平稳发展。

  

  这两年新湖期货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得以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新湖期货发生了较大变化,保证金规模增加70%,主要是产业、特法户、资管这三个方面业务的增加。“这两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两件事——打造‘1+6’的经营模式和‘5线4板块’,1是指经纪业务,6是指增加了6项为客户服务的增值业务。”马文胜对6项服务内容做了详细介绍,第一项是差异化手续费,给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客户认为有价值,增加手续费就会接受;第二项是咨询业务,给客户的培训、风险管理进行策划;第三项是财富管理,公司资管的自主管理一直做得非常好,公司可以通过内部整合创新,利用公司的研究和技术优势,在资管方面发力。

  

  从以上几项内容中不难看出,在手续费越来越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新湖期货正走出一条“逆势加价”的道路,而在这个改变的背后,是公司管理层对自身团队构造和业务服务能力的自信。

  

  另据马文胜介绍,在“1+6”的经营模式中,第四项是场外期权,新湖期货不仅从2015年开展“保险+期货”项目,至今公司已服务15万农户,实现赔付金额1.7亿元,还在工业品上做“含权贸易”,2020年上半年期权做了300多亿元;第五项是做场外互换业务,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收益互换来实现合作套保,为客户做好服务体系;第六项是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通过期现业务,直接为客户订立一系列更加直接的服务手段,同时风险管理公司正在向现货交易商转型。2020年,中期协发布了期货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客户介绍及相关服务,这使得“1+6”的经营模式在公司得以全面推广。

  

  “单做这些还不够,现在能够做到和做好以上内容的,在全国只有三四十家期货公司。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2019年我们又打造了‘5线4板块’。”马文胜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第一线是新湖期货在全国有28家分支机构,80多个事业部,业务人员都是对大宗商品某个领域非常熟悉的,会跟当地产业客户实时沟通,对一线信息的了解很通透;第二线是新湖期货在上海、大连、杭州三地设立研究所,全产业链覆盖;第三线是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在做期现业务,并按照产业链分类在做;第四线是场外期权的客户以产业客户为主;第五线是资管业务,资管的策略研究也是按照产业链布局的。把这五条业务线整合到有色贵金属、能源化工、黑色、农产品四个板块上,形成信息整合。

  

  “凭借‘5线4板块’的信息,找到供求关系最有可能失衡的品种,找到最有机会的趋势行情,决策委员会经过筛选形成配置报告,对客户服务、资管、风险管理公司各项业务都有指导意义。”据马文胜介绍,“5线4板块”是基于新湖期货十几年打造的产业基础,由信息收集变成决策后,进一步成为全决策的流程体系,最终变成信息“工业流水线”。

  

  “用于资管时,要求资管控制好风险和回撤,公司资管产品的总体夏普率很好,主要原因就是利用公司的优势,利用‘5线4板块’贡献的策略,将产品风险控制在一个回撤管道里,产品不能突破这个管道,回撤也就小了。”马文胜说。

  

  在他心中,“1+6”是建立平台,“5线4板块”是专业能力的提升,结合在一起期货公司就会彻底实现转型。“客户看重的内容期货公司就去服务,如果其中参杂恶性竞争就不去服务,新湖期货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提升客户的盈利能力,一切为了优秀员工的可持续成长’。”马文胜说。

  

  思考:差异发展,坚持自身踏浪之路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期货行业目前有149家期货公司。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从数量和体量上看这个数据有点“超标”,如果能够经历一轮淘汰和整合,竞争现状将会有所好转,而强强联合后,期货公司自身的实力会增强,进而给行业、企业等贡献更多力量。

  

  那么,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诸多期货公司该如何应对?该如何在困境中实现突围?在长达3个小时的专访中,马文胜屡次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货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140多家期货公司并不算多,关键是要找到自身的差异化,并持久地发展下去。期货公司是牌照制,如果牌照放开,会更加市场化,届时的竞争压力会更大。

  

  “期货公司一定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良性循环的道路,如果期货公司是专业的,那么资产管理能力好的客户就会愿意与你交流,投资机构就会觉得你的研究很透彻,产业客户也会觉得你是专业的。整体来看,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给了期货公司机会,期货公司是可以开展差异化竞争之路的。”马文胜说,当然,对于转型,不能人云亦云,期货公司要对转型道路进行思考,战略选择是第一,第二是要坚持并贯彻执行,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能退缩。

  

  “之前我们公司的经营业绩连续下降两年,2019年比2018年还要差。其实,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条路是减小公司成本、缩减不盈利的营业部、精简公司人员规模,走这条路我们可以省出2000万元,日子也很好过;第二条路是从转型上找机会,更多来源于开源,虽然在这条道路上会有很多阻力,但从1993年开始我经历了几轮行业周期,所以我坚定要转型,不然会一直陷在螺旋中转不出来。”马文胜说。

  

  从新湖期货自身的战略来看,很多规划具体落地都需要部门间的配合,并且这些业务的专业度较强。“我们从2016年开始尝试转型,其间有过困惑、信心不足,部门工作互相推诿,很难形成合力,内部生出怨言,工作绩效不升反降,但这条路是我自己认准的,就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马文胜说,今年公司转型已初见成效,人心和信心开始重新集聚。

  

  另据记者了解,这两年,业内陆续出现期货公司上市的情况,期货公司要走这条路,很明显是需要引进资本。过去,期货公司一直扮演着卖方(经纪+咨询)的角色,未来则需要转向“卖方+买方”业务,而买方业务需要扩充资本,需要期货公司提高风险承担能力,提升业务范围,提高买方业务的体量。

  

  马文胜认为,这对期货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未来期货公司不仅要提高合规能力,审慎、尽职,盈利能力还要经受得起市场的检验。他说:“一旦上市,期货公司还要承担行业责任,要做就要做好,得到了就必须付出。当然,上市并不能决定这个期货公司的好坏,好坏来自于期货公司自身,重要的是上市能否跟公司的战略相匹配。”

  

  因为杠杆交易,期货市场一直被市场认为是高风险行业,但在马文胜看来,期货市场发生的很多案例并不是期货行业自身的问题,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在对市场规则的理解和期货公司自身的内控上。过去,市场中出现的风险多源自非常基础的错误,比如流动性风险,而要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第一必须建立风控隔离;第二要规避控制敞口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目前,在中国经济双循环下,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动能。期货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一生有无数选择,选择了并坚持下去尤为重要。基于我的亲身经历,基于我对期货市场三十年的坚守,也基于我对行业的观察和感悟,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坚持,我们的行业也需要坚持。”马文胜说。(孙慧平)


责任编辑:王苗苗

期货行业

黄金时代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