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成光伏平价“阿喀琉斯之踵”?每吨成交均价突破21万元
2021-06-10 08:29:06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不要谈‘6·30抢装潮’了,再这么下去可能‘12·31’抢装潮都没了。”谈及最近光伏产业链持续上涨的现象,国内某头部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


  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重要时间点。因并网补贴时限的政策限制,在这两个时间点里,国内光伏项目集中并网,需求旺盛。但眼下,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不会再出现“6·30抢装潮”。


  原因并非如2018年那般因终端需求低迷所致。持续上涨的硅料价格,正在掀起一场严重的产业链“内耗”,似有成为阻碍光伏平价进程的“阿喀琉斯之踵”。


  “硅料价格回到十年前,组件价格回到三年前,下游开发商只能采取观望态度,哪有心思谈‘抢装’。”一位组件企业高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个细节,往年端午节碰上“6·30抢装潮”,光伏企业几乎都不放假,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冲刺,在今年不少公司放起了端午假。


  6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多晶硅料价格数据,本周国内单晶致密料最新的成交均价涨至21.31万元/吨,与年初相比,涨幅高达150.71%。


  硅料涨价何时休?


  业内对多晶硅料环节的敏感程度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6月8日,新疆西部合盛硅业年产20万吨密封胶项目997硅氧烷成品包装车间发生火灾,又给近期“谈硅色变”的光伏圈,添了一把火。


  作为一家以有机硅和工业硅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游企业,合盛硅业向包括大全新能源等多晶硅料企业供应工业硅原料。此次事故一出,有人喊出“硅料价格或破300元/千克”的悲观言论。但一位硅料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合盛硅业的事故不会影响工业硅的供应,更不会波及光伏硅料的供应。


  行业对于合盛硅业事故的担忧,是目前光伏产业对硅料价格波动的极端反映。这一插曲恰恰表明,目前日益上涨的硅料价格卡住了下游生产制造的意愿。


  硅业分会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国内多晶硅料价格平均成交价正式突破了21万元/吨。


  该协会统计了8家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的报价,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1.6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2.31%;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1.3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2.01%。硅业分会最新的分析文章,将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原因归结为,目前硅料环节总体供不应求的局面并未扭转。


  但在前述头部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看来,部分涉嫌存在炒作价格行为的硅料厂商难辞其咎,“眼下采取的周定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格恐慌”。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取的一份国内某头部多晶硅料厂商最近两个月的竞标信息,从4月底至本月初,多晶硅料中标价格涨幅约33%。值得一提的是,该多晶硅料厂商采取以每周散单形式组织竞标。其中,部分未发货的硅料按照最新的市场价格重新议价,发货期延长至未来一两个月。


  “硅料、硅片供应商不及时发货,只要一延迟,价格就可以变动,并按照新的市场价格收费。”前述组件企业高管人士表示,目前行业现状表面上是市场终端需求与上游硅料产能不匹配,但实际上存在中间贸易商、产业链各环节囤积,助推价格上涨。


  那么,今年的终端市场需求与硅料供应是否匹配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2021年,国内硅料含进口的供应量为58万吨,可以供应约193GW的组件生产。根据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区间在160-200GW,供需是平衡的。


  实际上,面对持续上涨的硅料价格,各方都在议论何时能出现价格拐点。“光伏行业现在材料端的涨价是暂时的,协鑫进入光伏行业做材料端多年,已经历了第四个周期,希望大家不要一哄而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本届SNEC展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到明年年底,整个硅料的市场紧张情况将缓解,价格也会迅速下降。


  吕锦标则认为,硅料的价格拐点很难预测,“(抑制硅料价格上涨的)主动权在下游几个龙头企业手里。”


  下游如何应对?


  下游主动下调开工率,或许是目前给持续涨价的硅料降温的可行性措施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因产业链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不少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下调开工率。根据了解,国内某组件头部企业正计划将开工率调低至四成,某头部电池片企业开机率已经大幅下降到60%,以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与此同时,面对当前硅料、硅片报出的新价格,部分下游采购商开始抵制高价。有企业人士甚至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涨价背景下,已经签订的合同屡屡发生价格变动的情况,“企业之间的契约精神都没有了”。


  可以肯定的是,下游调整开工率的确可以给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一定的影响。硅业分会6月9日发布的文章指出,本周部分硅片企业选择在硅料价格高于预期价位的情况下主动控制或减少采购量,以期通过缩减需求来调整产业链市场价格走势,这造成“本周多晶硅价格涨幅有所收窄”。


  “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企业‘无米下锅’,而且本周绝大多数硅料企业6月份订单已基本签订完毕,甚至部分订单交货期已排至8月份。”硅业分会认为,虽然部分硅片企业采购模式的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但减少的过剩需求并未扭转目前硅料环节总体供不应求的局面。


  “预计产业链价格压力短期内会在硅片环节转化,直到硅片开工率或者价格开始下调,多晶硅环节供需才会重新调整。”硅业分会表示。


  然而,这就考验下游厂商能否“忍痛割爱”。吕锦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只有把下游多余的产能先停下来,不去哄抢硅料,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可问题是谁都不愿意自己先停手。”


  事实上,在整个产业链的各环节中,部分位于终端的持有光伏电站项目企业也出现了较强的抵触情绪。“现在下游很多投资商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可能我们会抵制无休止的涨价,因为如果不去抵制它,整个行业在开倒车,会影响到装机量。”国内某光伏电站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终端企业抵制情绪渐起,有其“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今年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后,针对关于“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如何落实”的问题予以解读——“年内未能并网的存量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筹,直接纳入后续年度保障性并网范围”。


  对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认为,“这是行业主管政策的重大变化:意味着开发商并网时限从一年延长为两年。”光伏协会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的情况下,一年的宽限期给了开发企业更充分时间,将项目主导权交给了开发企业,有利于避免行业大起大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政府介入干预硅料价格非理性上涨的进度或将加快。5月27日,国家能源局在答复“关于把控新能源组件问题”的来信时表示,“我们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链价格上涨对光伏行业的影响,目前正会同有关方面研究2021年的光伏发电行业管理和价格等相关政策,下一步将推动政策出台,给行业发展创造相对明确的政策边界,促进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娜日莎

硅料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