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立完善期现联动的交易市场体系 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2022-08-03 09:29:45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期货市场如何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作为外经贸大省以及金融大省的广东,正尝试以期现货联动为抓手,建设完整的期货市场体系,提升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为了发展完善期现货联动交易市场体系,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推动广东优势产业升级,提升对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8月2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去年广东省进出口规模首破8万亿元,占全国的1/5强,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于海平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广东聚集了包括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型企业,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群以及消费、交易、流通市场,为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业务支撑。


  《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国际性期货交易所,建立完善期现货联动的交易市场体系。具体包括培养一批熟悉期货和现货业务的专业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期货中介机构,发展一批能熟练运用期货等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实体企业,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大宗商品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建设完善的物流、仓储、信息、现货报价等期货配套服务市场,形成国际化的标准体系。


  促进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高效联动


  一座城市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衍生品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瞄准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以广州期货交易所为重要平台,广东正在谋划一局大棋。


  作为全国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劲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达的工业和消费,大宗商品的价格关乎产业链稳定和众多企业生存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也必然承担着加快探索全球定价中心的重要使命。


  广东不仅是外经贸大省,同时还是制造业大省、金融大省,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规上工业企业有6万余家,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这为建设期现货联动交易市场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于海平介绍,广东省开展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有三大突出优势。一是平台优势。广州期货交易所是全国五大期货交易所之一,可望在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产业基础优势。广东省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排名全国第一,聚集了包括能源化工、有色、黑色、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型企业,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群以及消费、交易、流通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优势。香港、深圳、广州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形成了包括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在内的庞大金融市场。


  比如,广东省每年加工的大豆超过2500万吨,占全国的1/4以上;黄金实物提货量占到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销售量的75%;从广东销往国内各地的珠宝钻石占全国70%以上;市场化电力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二,碳排放权交易金额居全国第一。这都为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据了解,《实施方案》主要是从建立健全期货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大力推动期现结合业务发展、营造期货市场良好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16项工作任务,并从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在建立健全期货市场基础设施体系上,《实施方案》从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壮大期货市场经营机构、支持期货中介机构开展风险管理业务、鼓励优质实体企业参与交割业务、优化期货交割仓储物流产业配套、大力发展期货相关产业等6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吸引集聚广州期货市场主体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并支持其不断发展壮大,为建设期货市场打造坚实的基础设施体系。


  在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上,《实施方案》从加快地方交易场所转型升级、建设大宗商品集散地、建设大宗商品产业聚集区等3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发挥广东省现货贸易市场优势,促进大宗商品交易场所、集散中心和产业聚集区等发展创新,实现期现货、在离岸交易创新发展,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


  在推动期现结合业务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推动各地市加大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力度;积极创新期现结合模式服务工业振兴,鼓励期货公司与商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合作,开展仓单交易、基差交易、仓单融资等业务;鼓励和支持开展保税仓单登记交易创新业务,实现从标准仓单逐步向非标准仓单、保税仓单和场外衍生品交易拓展;鼓励实体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应对价格波动的风险防范能力。


  《实施方案》落地后,预期将充分发挥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龙头带动作用,集聚一批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吸引一批期货高端人才,推动广东期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期货市场良好生态体系。实现现货、期货与其他实体产业协同发展,提高大宗商品生产、消费与流通企业参与期货交易深度,完善大宗商品定价体系,提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


  接下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会同各有关单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落实方案要求,设立省期货市场发展工作专班,加强对我省期货市场发展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进一步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加强对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服务,尽快实现首批品种上市;三是压实责任分工,进一步加强期现货联动的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打造国际性期货交易所


  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我国需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的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实施方案》同时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国际性期货交易所。基于现货市场和优势产业,丰富区域特色商品期货品种,支持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工业硅、多晶硅、锂等期货品种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


  有受访专家向记者分析,“广东可以广期所为创新‘试验田’,加快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这对推动相关现货产业生产、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国内主要期货交易所中,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农产品,上期所主要是钢材等金属期货,中金所专注于金融期货。目前,广期所聚焦于期货产品上的创新,在今年4月披露了中国证监会所批准上市的16个期货品种。


  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支持其发展成为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的综合性期货交易所,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指出,“广期所对标国际一流期货交易所,国际上的一流期货交易所都是世界性的定价中心,其产品有着国际贸易基准价格的功能。它所形成的权威价格是生产者、贸易商、加工商、社会资本都认可的权威价格,所以广期所的发展任重道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期货市场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从规模体量上看,2021年广东期货市场客户权益、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22家期货公司期末客户权益达到2766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全国的23.3%;全年期货代理交易量26.4亿手、代理交易额22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38.1%。


  在广期所的带动下,期货机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21年以来广东省新设立了18家期货公司分支机构,数量达到212家。


  截至2022年6月底,广东22家法人期货公司注册资本276.05亿元,居全国首位,总资产3716.58亿元、净资产386.06亿元,较2021年初分别增长42%、58%、32%;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9%。


  创新期现货联动产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根本宗旨。近年来,广东期货行业有望通过在期现货联动方面创新产品模式,助力实体经济稳产保供和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于海平认为从产品角度出发,有三大途径可以加强期货现货联动:首先,要完善“保险+期货”模式,降低大宗商品要素的价格波动风险,保障重要大宗商品物资供应,在乡村振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保险+期货”模式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保成本到保价再到保收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的高度重视,使农户可以放心地从事农业生产。保收入不光要保价格,还要保产量、质量,而这都离不开“保险+期货”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期货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65个“保险+期货”项目,保费金额合计约3.38亿元,涉及125个(次)县,为约27.4万户农户(农企)提供保障。


  其次,要鼓励开展基差交易、仓单交易、场外衍生品业务等期现货结合的风险管理策略,支持实体企业参与交割业务、利用衍生品工具加强风险管理,将现货市场实体经济需求与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相结合。


  2021年,广东省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累计服务产业客户1.6万家,其中小微客户4500家,占比约为30%。广东省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积极创新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基差交易、仓单服务、场外衍生品交易等风险管理业务,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采购成本快速上涨、供销不畅、融资困难等痛点问题。


  最后,则是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期货、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研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推动期货业与其他金融业更好协同发展。通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发展,有望提升广东省对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推动优势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腾会言

期现联动

交易市场体

大宗商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