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基本处于动态平衡。2012—2021年,除2015—2017年精炼铜产量略过剩3.7万~14万吨外,其余年份精炼铜产量短缺11万~69万吨左右。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长率在2014年达到7.2%后,连年下降,2019年出现负增长,2020年增长至2.9%。
中国的精炼铜生产和消费增长变化情况与全球基本同步。国内的精炼铜产量从2015年开始,结束了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长率,进入低增长的时期。2018年,国内精炼铜产量增长率低至0.7%,其他年份增长率在保持在4.1%~6.1%。国内精炼铜消费增长率变化较大,2014年,该增长率为15%;2015年,该增长率下降至0.4%;此后几年有所回升,2020年,该增长率达到13.5%,2021年,该增长率下降。同期,国内精炼铜自给率为66.1%~75.5%,2021年,自给率至75.5%,但是,精炼铜缺口仍达到340万吨。随着需求的增加,精炼铜产量增长放缓,对进口铜的依赖会更大。
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将成为铜消费新增长点
目前,全球铜消费主要国家是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2021年,上述五国的铜消费量占全球的72.3%。中国的精炼铜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在2016年首次过半,达到50.2%;2020年,该比例达到58.5%。但是,中国的铜消费增速自2015年开始已明显降低,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至2015年的0.4%。尽管2020年中国精炼铜消费增长率为13.5%,但考虑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特殊性,精炼铜消费增速可能再难出现高速增长。
根据金属使用强度理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铜消费量早已进入稳定期。非洲部分国家和印度经济增长,可能成为下一个铜消费增长点。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铜消费量出现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低。未来一段时间,铜消费会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需要时间和机会。
中国的铜消费以电力行业为主,近几年,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0%左右;其次是家电行业,占总消费量的15%~16%;其他主要行业还有建筑、交通运输、机械行业,占总消费量的9%~11%。
未来中国的铜消费将保持增长,但是增速将放缓。主要消费增长点在电力、配电网升级、农村电网改造、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内铜冶炼发展高峰期已过
全球精炼铜生产国主要有中国、智利、日本、美国、俄罗斯,2021年,上述五国的精炼铜产量占全球的66.3%。
智利曾经是世界第一精炼铜生产大国,2009年,该国精炼铜产量达到峰值。日本和美国的精炼铜产量过去10多年变化不大,未来也不会有高增长。刚果(金)的精炼铜产量由2007年的2.5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74.2万吨,此后增速放缓。2021年,刚果(金)的精炼铜产量为85万吨。因为该国铜资源丰富,铜精矿到国际市场的运费很高,所以许多公司考虑在当地建设冶炼厂,未来该国精炼铜产量还将保持增长。类似的情况在赞比亚等国也同样存在。
2021年,我国铜精炼产量达到1049万吨,是1999年的8.9倍。2000—2014年,我国铜冶炼能力和产量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增速明显下降,增长率仅有4.1%;2018年,该增长率更是低至0.7%。
从总体来看,我国铜冶炼发展的高峰期已过,今后再难以出现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期。考虑到国内铜资源匮乏以及严格的环保政策,国内企业致力于海外矿业的发展,未来国内的冶炼产能增长有限。
国内铜矿自给率依然较低
2016—2020年,全球铜矿产量约为2000万吨;2021年,全球铜矿产量2134.7万吨,同比增长3.8%。智利、秘鲁、刚果(金)、中国、美国、俄罗斯、赞比亚、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墨西哥是铜矿产量前10位,合计占全球的78.9%。智利铜矿产量长期稳居冠军,2021年,智利铜矿产量占全球的26.3%。秘鲁铜矿产量连续7年位居第二,刚果(金)铜矿产量连续7年进入前五,是未来矿铜增长的主要国家之一。此外,印尼2021年铜矿产量增长48.6%,达到73万吨,位列全球第11位。
矿业投资与金属价格密切相关。一般在金属价格高的时候,矿山并购交易活跃,勘探、前期开发的项目多,开工建设的项目也多。矿业项目开发建设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考虑投资滞后,金属价格上涨时间为1—2年,所以在金属价格上涨后的7—8年是矿业投资项目投产的高峰期。2010—2012年,全球铜价持续上涨,引发了一轮铜矿投资高潮。2012—2016年,前期投资的矿山投产或达产,使得全球铜矿处在增长相对较快的周期,铜矿产量平均增幅达5%。2015—2016年,全球铜价下降,导致近几年开工建设的项目较少,产量平稳。2021年,铜价大幅上涨,铜矿产量增长3.8%。预计今年铜矿增量可观,一是因为减产矿山产量修复,二是有新投产矿山释放增量。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矿消费国,铜矿自给率低。由于资源少,开采条件较差,2018年,国内铜矿产量只有150.7万吨,比2016年下降18.6%。近3年,国内铜矿产量增长率为4%~6.3%。2021年底,国内最大在建铜矿项目驱龙铜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产铜12万~13万吨金属量。
2021年,全球回收废铜923.2万吨。2021年,国内应用废铜446.4万吨,占全球的48.3%。在中国的废杂铜处理中,二次冶炼比例为52.4%。
近两年,废铜进口政策逐渐“收紧”,再生铜企业进口原料的渠道渐渐变窄。2021年以后,只有再生铜能自由进口,预计进口量短期减少,长期稳定。
铜价再难有去年上涨幅度
从历史规律来看,铜价呈现6—10年的波动周期,并且牛市持续较短,持续1—3年;熊市时间较长,通常持续5—7年。
201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格从年初的5542.5美元/吨,上涨至年末的7251.5美元/吨,涨幅高达30.8%,平均价格为6173美元/吨。
2018年,铜价整体处于跌势,伦铜价格从年初的7216.5美元/吨,下跌至年末的5912美元/吨,下跌18.1%,平均价格为6525美元/吨。
2019年,铜价处于震荡整理期,到2019年12月份,伦铜价格从年初的5912美元/吨,上涨至6144美元/吨,涨幅3.9%,年平均价格为6005美元/吨。
2020年,铜价呈先抑后扬的“V”型走势。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伦铜价格下跌至近4年低位4371美元/吨。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一系列货币与财政刺激政策,流动性大幅改善,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铜价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伦铜价格上涨至7800美元/吨,整体呈上行趋势,年平均价格为6169美元/吨。
2021年,铜价延续牛市行情,5月11日,伦铜价格创下10556美元/吨的新高;此后,随着我国保供稳价措施出台,铜价高位回落。2021年下半年,铜价整体处于震荡格局,伦铜价格年涨幅21%,平均价格为9315美元/吨。
2022年,铜价在一季度整体维持高位偏强运行态势。3月4日,伦铜价格至10600美元/吨。随着衰退预期走强和加息路径提速,铜价在6月份大幅下跌,预计下半年铜价仍以承压运行为主。
从长期来看,因为资源开采品位下降、新发现的大型矿山少、矿业投资减少、后续复产与扩建产能逐渐走弱,预计铜供应偏紧,价格向好,但很难有类似2021年大幅度的上涨。
冶炼厂生产积极性随加工费波动
铜的粗炼费用和精炼费用在长期合同和现货市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货合同供应和价格风险大,不利于资源的稳定获得。
铜冶炼厂的利润来自铜精矿加工费及副产品利润,加工费提高,冶炼厂利润会相应增加。自2016年以来,铜精矿加工费连年下滑。2019年,国内冶炼厂长单加工费为80.8美元/吨;2020年,加工费为62美元/吨,同比下降23%;2021年,加工费下跌至59.5美元/吨;2022年,在铜精矿供给相对充裕且新增产量偏乐观的背景下,加工费持续上涨,上半年,长单加工费为65美元/吨。目前,加工费超过冶炼厂盈亏平衡线,冶炼厂积极性比较高。
笔者认为,未来全球铜需求能否有更快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印度和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按照目前全球保有的地质资源和现有矿山的能力,在合适的铜价下,铜矿的供应和需求将保持动态平衡,不会出现长期的明显供应不足。
铜价
波动周期
上涨幅度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