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支撑能源价格回暖 反弹空间预计有限
2022-12-02 09:27:24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今冬最强寒潮影响下,近期国内多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创下半年来新低,能源价格迎来看涨预期。

  近日,前期走势低迷的动力煤、LNG(液化天然气)市场现回暖迹象,但供给侧发力同时增强。供需博弈下,市场对能源价格上行空间仍持谨慎态度。

  煤价止跌回暖

        保供力度增强

  10月下旬后,受下游需求疲弱影响,动力煤价格一度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国内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主力合约报价逼近800元/吨,港口方面,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也从1600元/吨左右直接降至1300元/吨以下。

  而近日来的寒冬天气,给此前低迷的动力煤市场注入一丝“暖意”。

  继全国多地发布寒潮预警后,12月1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预计12月1日至12月2日,湖南、江西、福建西部、河南东南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左右,其中广西东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达7左右。

  11月30日,国内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主力上涨9.99%,报收988.8元/吨。Wind煤炭指数从11月21日最低近7857,涨至11月30日最高8747,涨幅达11%。

  市场对煤炭需求看多的同时,政策保供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先后印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等,对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数据显示,全面进入供暖期以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供应量保持高位,连续多日大于电煤消耗量,存煤保持在1.75亿吨左右的历史高位。

  Choice数据也显示,10月我国原煤产量为37009万吨,同比增长1.2%。

  对于近期动力煤市场走势,百川盈孚认为,港口受北方气温骤降的影响,市场需求有所好转,情绪有所升温,价格止跌回升。但下游电力供热需求迟迟未见好转,电厂库存充足,日耗提升缓慢;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外部施工条件不佳,各工地陆续停工,渐入市场淡季,市场需求逐步收尾,水泥价格持稳。预计寒潮影响我国,电厂日耗将回升,补库需求会有所提高。预计煤价调整幅度在10-20元/吨左右。

  不过瑞达期货认为,近期寒潮来袭,全国降温明显,零度线持续南移,终端用电需求上升。但迎峰度冬保供稳价仍是重点,电厂积极履行长协,虽然日耗回升但库存较为充足,补库需求一般;大秦线检修结束,港口库存回升,也起到一定保供作用,整体来看供需矛盾不突出。

  美尔雅期货也认为,短期疫情致产地供应收紧,寒潮来袭,北方大幅降温,电厂补库需求将支撑煤价企稳反弹。12月煤炭供应虽有下滑预期,但在保供政策下仍将保持高位,下游电厂需求主要由长协煤保障,电厂对市场煤的采购增量或有限;非电需求在冬季继续维持疲弱态势,预计煤价反弹空间有限。

  LNG迎拐点

  部分报价已“破5”

  寒潮影响下,前期走弱的LNG价格,近日出现“拐点”。

  “当前供过于求的格局下,降温带动的城燃需求提升,给处于相对低价位的LNG市场新增提价动力。近日西北原料气竞拍涨价,成本压力更是支撑了LNG价格大涨。”金联创分析师杨燕认为,当前LNG市场涨幅较为可观,下游采买量增加,且陕西、宁夏、内蒙古部分液厂因被限气减产,加上液厂多数中低位无压,LNG价格上探仍存预期。

  据金联创监测,截至11月30日,国内LNG液厂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保持在100~550元/吨,其中西北液涨势较猛,主流调涨400~550元/吨,陕西及宁夏区域主流出厂价格至4700~4800元/吨,内蒙古主流出厂价格至4400~4700元/吨附近,少量报盘成功“破5”。

  同时,成本端方面,中石油西部公司于11月29日开展2022年12月第一周LNG工厂用气线上交易,最终成交量3500万立方米资源以2.58~2.64元/立方米成交,预计主流成本核算在4321~4408元/吨,较上期阶梯气价最低成本4075元/吨,上涨246~333元/吨。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12月1日成本上涨叠加主产区减产,国产LNG价格继续跳涨。当日市场均价围绕在5440~5460元/吨之间。目前陕西、内蒙古以及宁夏由于本次竞拍量较少,因此液厂出现减产情况,多数液厂液压处于低位。北方地区气温不断下降,城市燃料补库仍在继续,贸易商装车积极性提高,叠加多地陆续解除疫情管控,市场看涨情绪较浓,利好因素频出,国内LNG市场价格接连上涨。

  不过杨燕认为,LNG上行空间仍需关注下游实质性需求持续情况。寒潮预计持续影响到12月3日左右,届时气温小幅回升,城燃补库结束后,需求不乏减弱可能。短时段内供需压力得以缓解,国内LNG价格存上行预期,但中长线供需格局若无实质性改变,预计上行空间仍有抑制。


责任编辑:腾会言

能源价格

反弹空间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