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生猪企业公布的5月销售数据显示,11家上市猪企当月生猪出栏量约1140万头,与前一月相比,多数猪企仍然维持较高出栏量,但是猪肉价格“跌跌不休”,生猪企业仍然面临亏损态势。在此情况下,相关企业迫切需要稳定生产、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工具,生猪期货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自生猪期货2021年1月8日上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功能逐步发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积极利用套期保值工具、中小养殖户积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的态势,90余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牧原、新希望、巨星农牧等1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利用期货市场辅助经营。
西南地区是我国传统生猪养殖主产区之一,四川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生猪出栏量前列,全国养猪规模排名前10的企业中,仅四川企业就占了4家。作为四川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之一,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康农牧)在运用期货工具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据介绍,2020年10月德康农牧就开始搭建期货团队,并成为第一批生猪期货交割库。
对于大型企业如何利用好期货工具,德康农牧期货负责人叶波认为,首先企业高层要认识到期货工具的效用,敢于运用期货工具;其次要信任期货团队,这样期货团队才能敢于操作,真正保障企业的利益;最后要坚持合规操作,重视相关流程、制度建设,保证期货业务正常运转。
“2022年3月,生猪价格低迷,后市情况也不明朗,不少养殖户都很迷茫。这时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用9月生猪期货合约锁定未来价格,兜底企业利润,降低经营风险。我认为越是在行业底部的时候越能凸显出期货工具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作用。在当时的时间节点,期货工具的运用无疑增强了企业的养殖信心。”叶波说。
对于川渝地区生猪期货运用现状,中信建投期货养殖研究员魏鑫认为,川渝地区本身在养殖上比较独立,养殖规模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以大型企业和散户为主,处于中间的地方性企业偏少。大企业应用期货相对成熟,而且在全方位开拓期货业务,但是中小企业在期货上的探索仍然较少。
同时,魏鑫也表示,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期现结合最终达成锁定利润的目标是对的、方向是对的,但是中间波动出现损失时,需要企业有相应的承受能力,这就对企业的流动资金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交易结果取决于风控能力、交易能力以及对市场的理解能力,没有专业人才团队、没有足够的经验,参与期货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记者发现,川渝地区大部分生猪企业对生猪期货很感兴趣,但是农牧行业人士知识水平和对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农户、贸易商等大多没有接触过期货这类金融工具,所以需要一个过程去熟悉和适应。魏鑫认为,“保险+期货”比较适合上述群体参与。不想参与生猪交割的企业可以利用场外期权,避开交割流程,专注风险管理,当然这需要对套期保值业务有深刻的认识。
另外,叶波认为,需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产业链各主体同心协力,共同做好生猪产业这个“大蛋糕”。“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紧跟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导向,对期货知识匮乏的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提供相应的行情、投研报告等支持。龙头企业社会影响力广泛,在做好经营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承担完善产业生态圈的责任。目前德康农牧正在积极参与大商所的‘2+1牵手工程’,积极寻找企业之间的契合点,让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牵手合作,增强彼此的联系,互惠互利,形成产业服务圈,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叶波说。
期货
期货工具
生猪期货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