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债机构配置需求平稳
2023-07-12 10:10:07
文章来源
期货日报

  目前市场围绕政策力度及节奏进行博弈,分歧较大。预计政策出台窗口期在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而“靴子”落地前,机构配置需求带动期债市场振荡偏强运行。

  

  6月13—20日,央行完成一系列降息动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1年期MLF利率、LPR1年期及5年期报价均下调10BP。本次降息呈跟随式、对称性,期债市场抢跑交易及“利好出尽”的节奏明显较往次提前。其间,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冲破2.6%,触及2.73%后有所回落,7月11日处于2.63%—2.64%的水平。与之对应,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6月14日盘中涨至高点102.335后随着降息预期的兑现快速回调,6月19日收盘已经回落至101.445,较高点下跌0.87%,之后振荡走强,7月11日报收于102.045,累计反弹0.59%。

  

  从机构现券交易行为来看,6月12—16日当周,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行净买入国债321亿元,较前一周净买入规模加大。基金公司及产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分别净买入256亿、140亿、54亿和35亿元。城商行、股份行、农村金融机构出现明显止盈行为,分别净卖出341亿、310亿和262亿元。而6月19日—7月7日的3周时间内,大型商业银行及政策行部分止盈后转为净买入,城商行周度净卖出,农村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周度持仓变化频繁而方向相反,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基本维持净买入状态。综上,在降息后的1个月时间内,由于机构配置节奏不同,止盈压力及操作亦不相同,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行从部分止盈转向净买入,股份行及城商行整体呈净卖出,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维持净买入格局,证券公司波段操作特征明显。整体来看,前期止盈压力基本释放,“踏空”资金及做波段的交易型资金持续入场。

  

  从配置需求来看,信贷由一季度的供需两旺转为二季度的供需双弱,银行对国债的整体配置需求仍存。而二季度,社融、信贷数据环比回落,且票据冲量行为不明显,央行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贷款需求指数全面回落,说明信贷供需双弱。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业贷款需求再次回落至收缩区间。在货币政策“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的导向以及一季度大型银行信贷指标完成度较高的背景下,7月银行信贷“冲量”的动机不强,对债券整体配置需求仍高。

  

  从基本面来看,随着二季度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但修复斜率放缓、内生增长动能仍有不足被持续印证,期债市场对经济弱势复苏已基本消化。例如近日公布的6月CPI同比增速降至0%,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负增长;PPI当月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均不及预期,侧面说明需求不足问题,而期债市场窄幅波动,反应钝化。政策博弈替代基本面成为现阶段市场交易的主线。

  

  从政策预期差来看,6月5年期LPR下调10BP,小于2022年8月及2022年5月15BP的下调幅度,市场对房地产强刺激政策的预期有所降温。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定调整体延续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基调,即对国内经济整体较乐观,对外部环境较谨慎,应密切关注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定调。“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预示着稳增长方向明确,政策窗口渐行渐近;政策四个方面发力点包括“着力扩大有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说明强刺激概率不大,经济修复主要依赖内生动力正反馈机制的缓慢形成,且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风险防范仍是底线;“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及时出台”说明一揽子政策的内容和节奏有待确认。

  

  6月以来,有关财政强刺激、特别国债等的文章引起市场关注,7月4日尾盘,彭博一则消息引发市场对财政“赤字化”的担忧,国债现券及期货快速反应后在周内已基本修复,说明市场围绕政策力度及节奏进行博弈,分歧较大。预计政策明确信号和政策出台窗口期在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本轮政策刺激的力度及节奏不确定性仍大,在“靴子”落地前并不能对期债形成明显压制,机构配置需求带动期债市场振荡偏强运行。


责任编辑:周子章

期债

期货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