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拉升!这个期货品种创历史新高
2024-01-31 09:43:23
文章来源
期货日报

  1月30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8%,盘中升至104.67,续创历史新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25%,盘中升至103.505,续创历史新高;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17%;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08%。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1月份,市场从交易货币政策发力预期转移至对经济修复格局的重新定价,叠加资金面保持平稳,国债期货偏强运行态势明显。


  光大期货国债期货研究员朱金涛告诉记者,国债期货上涨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降息降准预期的升温。虽说1月份MLF平价续作,降息预期暂时落空,但市场对于一季度降息的预期仍然很足。此外,央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全面降准及结构性降息表明货币政策仍在积极发力。二是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重新定价。去年12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的最大支撑项目仍然来自于政府债融资。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仍然延续修复态势,未来仍需政策呵护。三是资金面平稳运行。政府债发行对2023年下半年资金面造成明显扰动。进入2024年,政府债发行压力明显减轻,叠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积极应对,2024年1月DR007利率月均利率1.87%,资金面整体保持平稳。


  “近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除了去年12月重启PSL以及近几月超量续作MLF外,今年2月央行还将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力度较去年显著提升,货币政策发力预期进一步强化对期债上涨构成一定支撑。”中信建投期货国债期货研究员孙玉龙说。


  对比4个国债期货品种,长端品种特别是30年期国债期货表现亮眼。对此,朱金涛认为,1月份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股票市场的偏弱运行导致机构风险偏好下降,进而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近期基金产品是净买入超长期国债的主力,进一步观察发现,配置长端利率债为主的基金产品久期并未明显拉长,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超长期国债受追捧的原因主要是在股市偏弱的情况下,部分混合型基金产品由于权益资产走弱而配置超长期国债来进行风险对冲。1月份以来30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5BP,至23.3BP。久期的特性是30年期国债期货涨幅更大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国债期货各个品种2403合约的CTD券的修正久期分别为1.5999年、3.8745年、6.2504年、17.7584年,久期的不同决定了面临同样幅度的收益率下行,3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上涨幅度是两年期国债期货的11倍、5年期国债期货的4.6倍、10年期国债期货的2.8倍。在30年国债现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久期更长的情况下下,30年期国债期货表现亮眼,价格屡创新高。


  在央行结构性降息加降准的情况下,未来国债期货这种强势还能延续吗?


  “1月降准信号已释放,预计接下来央行还将全面调降MLF和OMO利率,在降息预期兑现前,国债期货有望维持多头趋势。预计后市货币政策发力对国债的支撑效应逐步放大,短期限合约仍有进一步上行的动能,30年国债期货也望跟随上行,但上行动能边际减弱。不过,若后市降息兑现,则需警惕止盈盘带来国债期货阶段调整的风险。”孙玉龙说。


  朱金涛认为,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降准有利于维持资金面平稳,更多利好短端的国债期货,预计当前过度平坦化的收益率曲线有望重新走陡。在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降准更多是一种中性操作,是央行灵活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一种手段,对债券市场特别是长端国债的利好作用并不明显。展望后市,市场降息预期仍然存在,经济修复预期也是当前市场共识,但债市对此反应已经较为充分。两会前市场更多转向稳增长政策的博弈,对债券市场带来一定利空,国债期货继续上涨空间有限。


  针对当前的市场行情有何操作建议?朱金涛认为,当前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处于明显低位,从基本面来看,作为三大工程的资金补充来源,PSL重启预计对稳地产形成明显效果,叠加去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会对今年经济形成明显支撑,当前的债券市场有过分计价经济弱修复的风险,国债期货跨期价差未来存在走扩驱动,建议关注10年期及30年国债期货的正套策略。


  孙玉龙认为,春节后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将切换,当前各品种近月与远月合约的价差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可于节前逐步移仓至远月合约2406,多头投资者于节后价差适度扩张后移仓更合适。


责任编辑:周子章

国债期货

期货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