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
1月7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并向社会全文公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下称《指引》),旨在强化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引导和负面约束。《指引》的发布为各地进一步规划市场建设“路线图”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宗商品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围绕“五统一”“一破除”,也就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随着一揽子关系长远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实施,重点任务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一批突出问题得到了初步整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对稳定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从优化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指引》规定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依法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
在过去的一年中,“远洋捕捞”“超额罚款”等逐利性执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和安全感,不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人民网近日撰文指出,“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必须斩断。“在此背景下,治理营商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说,“值得注意的是,在贯彻执行上述规定的过程中,还需要各地政府出台相配套的措施,加强监管的一致性,让政策工具真正产生效力。”
从促进要素流动的角度来看,《指引》提出各地区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限制或者禁止本地经营主体向外地提供商品和服务。“这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大宗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
从促进市场融通的角度来看,《指引》规定有关部门要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监管统筹,加快制定出台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清算规则制度。宋向清认为,这将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高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角度来看,《指引》提出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统一的数据资源登记规则,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安全等标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交易,建立健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业内人士认为,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安全等标准体系是保障数据流通交易合规性的关键。通过统一的标准体系,可以消除地区间的差异和壁垒,促进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高效利用。同时,也为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创新业务模式提供崭新的机遇。
商品交易市场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设施。只有建成期现联动、高标准、高信用的期现货市场体系,才可以有效推动国内和国际商品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希望在后续的修订中能够对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加以重视,特别是在地方监管、融合创新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鼓励各地发挥资源禀赋,通过高标准的平台建设,促进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通。”上述人士表示。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指引下,202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宋向清表示,“在打破市场分割的政策影响下,我国有望形成更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竞争力。随着市场环境的优化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将更加注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期货市场也将更好地服务于现货市场的需求。同时,为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和提高市场效率,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将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交易、仓储、物流、结算等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加强对大宗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环境监管,也将推动大宗商品的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物流,促进大宗商品市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大宗商品期现市场联动性
增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