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五方面提出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求尽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方案》指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县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地市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国家、省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推进相关实验室升级改造,加强和完善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装备配置。鼓励地方探索建设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方案》提出,重点改善1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包括改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等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平时”可作为一般病床,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城市要建有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配置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等设备,强化物资储备,适度预留应急场地和改造空间,加强ICU建设,配备PCR等检测设备,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
《方案》要求,依托已有资源,每省份建设1所~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健全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支撑平台。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含中医应急医疗队伍),承担区域内重大疫情救治和培训任务。在大型公共设施等新建或改建过程中考虑应急需求,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公卫防控救治
短板
补齐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