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新类型毒品增多 识别查处难
2020-06-30 08:38:49
文章来源
央广网

  2019年,中国禁毒部门深入推进“禁毒2019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和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新成效。根据公安部网站近日公布的《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65.1吨;查处吸毒人员61.7万人次,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30万人次。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毒品滥用形势继续好转。经过持续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以及吸毒人员“清零”“清隐”“清库”行动等专项工作,国内毒品滥用增长势头进一步减缓。现有吸毒人数(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连续两年下降,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连续多年上升。尽管中国减少毒品需求工作成效明显,治理毒品滥用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滥用人数规模依然较大、吸毒活动隐蔽性增强、新类型毒品增多,治理巩固难度加大。

  

  《报告》指出,新类型毒品增多,识别查处难是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已列管431种毒品和整类芬太尼类物质,但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如含LSD成分的“邮票”、向学生兜售的“聪明药”以及逐渐蔓延的“0号胶囊”“G点液”“犀牛液”等色胺类物质,品种五花八门。有的变换包装,伪装成食品、香烟等,如“奶茶”、巧克力形态的毒品;有的是未列管的毒品替代品,如号称“改良K粉”的氟胺酮;还有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第三代毒品,在国内迅速扩张,且花样不断翻新,如合成大麻素“娜塔莎”等等,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全年检测出新精神活性物质41种,其中新发现5种。

  

  此外,滥用危害风险始终存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毒品滥用不仅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危害,也诱发盗抢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长期滥用合成毒品还极易导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发的自伤自残、暴力伤害他人、“毒驾”等肇事肇祸案事件在各地仍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公安部表示,2020年,中国禁毒部门将持续推进“两打两控”、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全力开展“净边2020”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环节管理服务吸毒人员、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监测毒情态势、全层级落实禁毒工作责任的“六全”中国特色毒品治理体系,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各项禁毒工作措施落实,进一步推动毒情形势持续好转。


责任编辑:

2019

中国毒品

增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