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必须正视“儿科医生荒”
2020-11-13 09:08:27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前不久,安徽一医院儿科10名医护人员,因绩效考核过低,以科室名义联名打报告,要求集体转岗,引发舆论关注。据媒体报道,不少儿科医生反映,基层儿科医生多年老问题仍然存在,职业环境不容乐观,加之疫情又带来“儿科遇冷”的新情况,儿科医生的职业压力前所未有。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按理说,儿科应该更受重视,儿科门诊和儿科医生都应该更“吃香”才对,为何还会出现医生转岗、儿科医生荒这样的困局呢?

  

  总结来说就一个字“难”,儿科医生太难了。儿科被称为“哑科”,诊治一名儿童无疑要比诊治一名成人付出更多精力、耐心和时间。同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使用药品和检验检查方面较之成人有更多的禁忌,且要尽量避免手术、慎用药物,这就需要医生水平更精湛,同时承受更高的医疗风险。工作又难又累,但在多数医院的现行分配体系下,儿科医生待遇却往往处于“末流”。压力大、超负荷、风险高、待遇差……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许多医生不愿去儿科工作,医学圈更流传着“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样的调侃。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科弱则儿童弱。从整个社会发展看,儿科建设意义重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儿科医生人才颇为紧缺。有人说,儿童医院挂个号像春运、看个病像打仗。每到流感高发季节,儿科诊室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甚至成为常态。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万名儿童仅对应4名儿科医生。同时,儿科医生流失率持续走高,年轻医生的流失比例也相对较高,实在令人担忧。

  

  分析来看,儿科医生增量不足,出现“不愿去”,存量流失,出现“留不住”,根本上说明儿科领域缺乏吸引力。想打破困局,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儿科的吸引力,改变儿科医生的弱势地位。为此,最关键、最实际的,还是要尽快提升儿科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福利水平。只有以更专业、更细化的标准衡量儿科医生的工作,给之以更合理的薪酬待遇、更高的社会认同,才能让儿科医生愿意留下来,让更多人愿意走进去。此外,有关部门、高校也要在专业培养、人才供给上下更大功夫,从建设投入、政策激励、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儿科资源全流程输出。只有实现儿科医生进得来、留得住的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守护孩子的健康,为家庭幸福、民族未来创造更强健的明天。(张冬梅)


责任编辑:李惜

儿科医生

儿童

医疗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