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幸福晚年密码:不剥夺老人的生活乐趣
2021-04-21 10:36:42
文章来源
中国妇女报

  大城市养老难问题是我国养老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作为中国超大城市,上海正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养老形势更为严峻。有预测指出,到2030年,上海户籍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户籍总人口的40%,到2040年至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44.5%。


  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5.2%;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60周岁及以上)的15.8%。在上海,每20位老人中就有一位高龄老人。


  早在2005年,上海就提出“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2019年,《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出台,在“907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养老服务“三增”目标和“六个提升”计划,包括养老服务的增量、增能、增效以及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功能、行业质量、服务队伍水平、支付功能、市场活力等六方面的提升。


  针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在全国首创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模式。近年来,上海在中心城区、农村地区推进嵌入式和互助式养老服务,已建成26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培育了1744处示范睦邻点,实现了各区街镇全覆盖。


  在社区养老服务保障方面,上海形成了市区两级“1+36”的“长护险”评估机构体系,组建了6.5万名具有专业能力的护理员队伍。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已建成724家养老机构、15.1万余张床位,初步缓解了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


  在家庭照护专业培训方面,近年来,上海已有不少积极探索。例如,从2017年起,市民政局启动了“老吾老计划”,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以实训式的“集中教学”“照护实训”“入户指导”等方式,赋能失能老年人照料者,为家庭照护提供支持性服务,缓解居家照护的服务压力。


  通过深化医养结合,上海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100%,全市724家养老机构中有329家内设医疗机构。近六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有社区卫生站或护理站。


  “长护险”助力养老体系补短板


  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对于很多失能失智老人而言,去医院取药、在家洗澡等并非易事,再加上子女无法时刻陪伴左右,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的存在就显得尤为必要。


  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正是通过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以及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无疑,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有效拓宽支付渠道,缓解失能老人的家庭风险。


  通过近年来的试点,长护险在上海取得了较大发展。2019年,上海市接受长护险服务人数为49.3万人,其中接受养老机构照护11.3万人,接受居家照护38万人。


  从护理内容来看,生活照料占服务量总数的86%,医疗护理占服务量总数的14%。各类定点护理服务机构1161家,长护险护理人员有6.1万人。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李老伯今年89岁,患有冠心病、胃食管反流等老年慢性病,85岁的老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为了更方便照料年迈的父母,2018年,朱老伯的女儿申请了长护险护理员每周上门三天,基本解决了老人个人卫生方面的生活照料。


  虽然长护险中包括常用临床护理,但朱老伯所需的静脉抽血、生命体征监测等居家医疗服务,还是由签约的家庭医生上门完成。在长宁,全区家庭医生与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近12万,服务签约覆盖率超85%,服务满意率连年超过90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率达100%。各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广“‘三站一体’为基础,康养驿站为补充”的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打造长护险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失能老人照护体系,长期护理保险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了全区户籍老年人口的17.1%。


  智慧养老提升服务品质


  近年来,长宁区立足“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区试点”,聚焦“幸福养老”,健全完善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市场为支撑、医养相融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大城养老”的长宁样本。


  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长宁“优质+均衡”养老服务的又一新载体,内嵌了社区托养、医养结合、家庭支持、生活服务等诸多服务。位于中心三楼的“记忆家”更吸引了不少老人慕名前来,成为虹桥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支点。如今,“记忆家”已辐射周边四五个居民区,服务超140名老人。


  患有认知障碍的刘阿姨刚来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时,坐上个10分钟,就会轻轻站起来,十分有礼貌地说一句:“今天感谢大家,我要先回家了。”现在,曾经的10分钟延长至1个小时,这样的“进步”让刘阿姨的家属大呼“真的想不到”。


  每一位认知障碍老人细微变化的背后,都是照料者绞尽脑汁地“留人”。


  步入“记忆家”,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系列智慧元件、信息系统。一面原本平平无奇的墙壁,植入最新互动游戏后,变身“互动音乐墙”。数十种乐器图案刻在墙上,老人只要点击图案,就会响起用该乐器演奏的音乐。就连选曲也十分讲究,都是一些能勾起老人群体回忆的“年代金曲”。


  近年来,智慧养老在上海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器人将逐步走入老年人的生活。未来,即使瘫痪、半失能或者腿脚不灵便,也能够智慧养老。“技术不能替代人,我们要保留老年人现存的身体功能。”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认为,智慧养老不能完全剥夺老人的生活乐趣,而是要在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生活能力。照护的最终落点始终是“人”。


  【记者手记】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走进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的第一感觉不是人到暮年的蓬头历齿,而是快乐甚至充满活力地享受着晚年生活。


  这家养老中心周围十分安静,设施服务也堪称一流。在二楼,记者见到了正在练习描字的老李。75岁的老李在中心算是“年轻人”。儿子儿媳都在杭州上班,平时周末有空才能回家,老李说,住在家里不如和老伴一起住到养老中心来:“也不要打扫卫生,也不要自己洗衣服,很好的。以前在家里,老看电视就看呆了,在这里熟人多了,聊聊天,和大家一起活动活动很好。”


  中心负责人赵晨介绍,中心从三年前就开始进行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第一阶段是在社区做好宣传,筛选有症状的人员;第二阶段是干预,请他们到机构来或志愿者直接上门;第三阶段,就是现在要做的,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不仅要关爱患者,还要关爱他们的家人。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估算,认知障碍老人约有20万人,每年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上海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不断进行积极探索。早在2018年4月,上海就将“认知症照护床位改建”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养老机构中建设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为重度失能的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专业照护。


  此外,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经被列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作为26个主要任务之一,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李灵仪

老年生活

心理健康

心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