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3天小长假,重点城市新房日均成交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较今年五一假期有大幅增长。
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30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销售面积较2023年假期下降约16%,但较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成交增长超六成。
以北京为例,受假期影响,新房活跃度有所下滑,二手房带看、咨询量尚能维持一定活跃度。端午假期,新房住宅网签128套,二手房住宅网签187套。
业内人士认为,6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去库存”“稳市场”的政策导向,释放了更加有力的积极信号,目前一线城市中仅有北京尚未跟进5月出台的一系列去库存新政,未来降首付、降利率等具有优化空间。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逐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接下来市场或将逐渐进入政策效果兑现期,6月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有望好转。
30城新房日均成交较五一假期增长超六成
今年端午假期是5月份的楼市新政和6月份国常会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中指研究院指出,从新房市场表现来看,端午假期,房企普遍加大力度去库存,叠加节前政策带动,多数城市售楼处到访量较高,但成交仍低于去年端午假期。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30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销售面积较2023年端午假期下降约16%,但较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成交增长超六成。
具体来看,新房方面,今年端午假期,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地看房量增加明显,其中,广州、深圳、武汉端午假期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假期均出现增长,南京、郑州、天津市场区域分化现象持续,核心区项目表现尚可,郊区去库存短期仍承压。
二手房方面,今年端午假期,重点11城中多数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较去年端午假期出现增长。其中,上海、深圳在前期政策影响下,市场活跃度提升明显;无锡、南宁、温州、佛山、湖州较去年端午假期有所增长。而北京目前尚未跟进5月份的楼市新政,部分购房者仍处政策观望期,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端午假期有所下降,降幅超10%。
从周度数据来看,新房方面,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6月第二周(6月3日至9日)重点20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下降24.0%,同比下降24.3%,6月以来高基数效应明显转弱,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市场调整压力仍在。二手房方面,上周(6月3日至9日)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下降6.0%,同比增长5.7%,表现好于新房。
北京、深圳楼市整体升温
对于北京端午假期的楼市表现,中指研究院指出,新房方面,多数新房售楼处加大促销力度去库存,整体以折扣和特价房源为主。受假期影响,新房活跃度有所下滑,假期第一日售楼处来访量较高,后两日来访明显回落。二手房方面,带看、咨询量尚能维持一定活跃度。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端午3天小长假,新房住宅网签128套,二手房住宅网签187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端午假期北京整体网签成交量属于正常水平,实际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在600~650套左右,较5月份的楼市新政后的3个周末日均近千套的成交量有所调整。
对于端午小长假北京二手房日均成交量相比之前3周稍有下滑的主要原因,张大伟认为,一方面是受小长假叠加高考的影响,市场关注点转移。另一方面是此前政策释放需求有所消化,新政后需求有所观望。
对于深圳楼市来说,端午假期楼市表现也有所升温。二手房市场方面,各大主要房产中介机构都公布了各自的签约量。其中,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今年端午假期深圳二手房签约量,与去年端午假期(2023年6月22日至6月24日)相比,增长幅度高达222%。成交量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政策的驱动。
而在深圳罗湖、福田、光明的一些新房项目营销中心,记者看到现场也有不少趁着假期前来看房的购房者。不过,有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实际转化为成交还是有一定困难,许多购房者依旧对政策进一步放松有所期待。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进入6月之后,传统年中市场交易氛围进入相对偏弱时期,为能让市场逐步“稳住”,利好政策或将持续加码,应出尽出,或将在未来几个月悉数兑现。
6月核心城市有望继续好转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释放出积极信号。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逐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接下来市场或将逐渐进入政策效果兑现期,同时6月房企也将进入上半年业绩冲刺阶段,短期来看,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有望好转,叠加高基数效应减弱,年中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预计将逐步收窄,但市场整体筑底节奏仍依赖于居民收入预期的转变。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目前整体房价水平相对居住属性来说还很高,这就是为什么近期交易量增加但价格还在下跌。因为楼市还处在从资产属性到居住属性回归的过程中。
北京、深圳楼市
升温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