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寿违规股权拟清退 万能险占比高持续消耗偿付能力
2020-04-13 15:33:50
文章来源
华夏时报

时隔两年,上海人寿违规股权清退一事终于有了新进展。近日,上海人寿发布的一则股东变更公告显示,该公司股东上海和萃实业限公司(下称“和萃实业”)、上海洋宁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洋宁实业”)退出,将各自所持的上海人寿占比13.75%的共计16.5亿股股份系数转让。接手方则是上海人寿的大股东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览海集团”)以及三家新引入的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权转让中拟退出的两家股东,也是此前媒体报道中所称的违规股权,因此本次股权转让也被认为是上海人寿对违规股权清理的进展。

  

  然而,股权违规风险只是上海人寿面临的众多风险之一。一方面,占比过高的万能险业务在持续消耗着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高管学历作假、产品备案等方面亦被监管机构多次点名。

  

  违规股权新进展 两关联公司将退出

  

  回溯来看,上海人寿的违规股权始于2016年的一次增资。

  

  2016年,经原保监会批准,上海人寿变更注册资本至60亿元。通过此次增资扩股,上海人寿引入3家新股东——洋宁实业、和翠实业及上海幸连贸易有限公司,增资后3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3.75%、13.75%、3%。

  

  但两年后,也就是2018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人寿收到《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决定书显示,和萃实业和洋宁实业在上海人寿2016年的增资中,存在隐瞒关联关系、超比例持股,提供虚假材料等问题。

  

  天眼查信息显示,览海集团的法人密春雷和洋宁实业的监事沈荣生分别为上海中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和董事,同时,洋宁实业的法人沈宏伟和沈荣生为父子关系。而和萃实业的法人林国庆则担任览海集团旗下上海览海医疗中心有限公司法人。最终览海集团、洋宁实业、和萃实业合计对上海人寿的持股占比为47.5%。

  

  但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上海洋宁、和萃实业增资入股时并未披露。且根据自2018年4月10日起实施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股东与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因此,上海人寿被要求,需在《决定书》下发起三个月内引入新股东。《决定书》的签章时间是2018年3月20日,印发时间为4月12日。

  

  由于保险业准入门槛变高,引入合规股东并非易事,上海人寿并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如今两年过去,上海人寿的违规股权清退事宜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上述上海人寿共计27.5%的违规股权,由其第一大股东览海控股增持12.8%股权,其余14.7%股权由三家新晋股东吸收。

  

  股权变更后,览海控股的持股比例将由20%升至32.80%,股权进一步集中。三家新晋股东上海中静安银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迈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吸收上海人寿5.1%、4.9%和4.7%股权。

  

  本报记者发现,这三家新晋股东也颇有背景。中静安银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为中静系旗下公司,上海人寿表示:“中静安银参股符合基金会宗旨,有助于双方多领域的业务合作。”

  

  上海银润是知名浙商廖春荣旗下重要公司,是集休闲旅游、安保服务、广告传媒、矿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企业。上海人寿认为:“上海银润参股有助于双方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商业保险与健康养老服务融合,探索创新实现康养联动发展新模式。大连迈隆则是以物流和游艇产业为发展重点。“大连迈隆物流将发挥游艇俱乐部拥有高端客群的优势,助力公司保险服务更广领域发展。”上海人寿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览海集团与三家新股东均在公告中承诺投资上海人寿资金来源于合法自由资金,几方之间以及与其他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存在股权代持或其他安排。不过,上述股权转让仍需获得监管同意。

  

  销售渠道单一、万能险占比高

  

  事实上,上海人寿近年来问题不断,除了股权违规问题,该公司高管学历造假、产品管理存漏洞、万能险占比过高等问题也曾将上海人寿推至风口浪尖。

  

  上海人寿是首家以城市命名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注册资本20亿,2015年2月,上海人寿获批开业。

  

  开业之后的上海人寿便开启了资产驱动模式。开业三个月不到,就通过银保渠道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收获了超3亿元的保费收入。到2015年底,开业不足一年的上海人寿规模保费就达到144.89亿元,其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00.88亿元,占比达69.62%,也因此,上海人寿被贴上万能险大户的标签。

  

  2016年原保监会对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上海人寿就在其中。当年,上海人寿规模保费228.5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119.9亿元,占规模保费收入比例为52.47%。

  

  2017年,原保监会发文叫停短期、快速返还类的产品,至此保险业整体开始转型,回归保障属性。当年,上海人寿的规模保费较2016年迅速减少近三成,为145.19亿元,其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80.49亿元,占比为55.44%。2018年,上海人寿实现170亿元的保费收入,其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07.2亿元,占比63%。

  

  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人寿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的比例下降至41.9%。但2020年开年前两月,该公司万能险业务占比又回升至51.68%。

  

  除了万能险占比高,上海人寿的销售渠道也过于单一。该公司年报显示,按照销售渠道划分,2016年-2018年,该公司银行邮政代理保费收入分别为108.43亿元、62.28亿元、62.98亿元,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8%、96.3%、98.3%。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前2月,上海人寿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占据该公司规模保费比重达91.69%,占比仍然较高。

  

  因为大举发展万能险,上海人寿的偿付能力也被迅速消耗,截止2019年四季度,上海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7%和134%,虽高于2018年四季度末的114%和123%,但却低于2017年同期的131%和138%,也低于2016年同期的134.85%和139.81%。

  

  另外,根据《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监管部门要求险企在省外开设分公司必须要达到偿付能力充足Ⅱ类,即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显然,上海人寿未达监管要求,也因此,成立六年来,上海人寿仍只能在上海地区开展保险业务。

  

  健康险不足1% 布局科技或加大成本

  

  毫无疑问,如今的健康险已经站上了风口。无论是监管、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看到了商业健康险对于医疗支付的创新作用,以及由此而可能生成的产业新图景。

  

  中银国际证券研报观点认为,"健康险发展有望衍生为医疗服务、保险产品、健康管理等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定制化、智能化及个性化发展。险企需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科技布局以及加强自主渠道拓展,强化客户黏着力。"

  

  而上海人寿开业初期,该公司总裁石福梁就曾表示,上海人寿将以中高端健康险产品为特色,走“保医结合,以医带养”的道路。同时,该公司于2015年7月正式设立健康险部。

  

  去年11月,石福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人寿还积极探索与相关养老机构合作,推出商业保险与养老服务相关业务。目前,已有数十位客户获取了高端养老服务的“入住证”。

  

  但从上海人寿年报来看,其健康险业务发展并不突出。2017、2018、2019年该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仅分别为1414万元、4762万元、1.21亿元,不足当年保费收入的1%。今年前两月,上海人寿保费收入为38.44亿元,而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392.26万元,占比仅为0.62%。

  

  此外,该公司在科技领域也动作频频。上海人寿表示,公司着力推进科技赋能战略,加大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先进科技与保险产业的融合。据了解,该公司按照国家机房建设最高标准设立了上海保险云数据中心,同时以崇明后援中心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但有业内专家指出,借助于科技发展为企业赋能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中小险企如果简单复制大公司的科技发展模式并不可行,由于公司规模比较小,庞大的科技投入以及人才投入会导致企业固定成本分摊大。

  

  产品管理漏洞频出 遭监管点名

  

  除了业务发展模式备受质疑,上海人寿也频被监管“点名”。去年10月,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任职批复文件显示,因上海人寿人力总监周秋实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与该校证书不符,决定不予核准周秋实上海人寿副总经理和董秘任职资格,并在1年内不再受理其任职资格申请。

  

  除此之外,上海人寿还因为产品管理漏洞频频登上监管“黑名单”。去年银保监会共发布两份《关于人身保险产品近期典型问题的通报》,上海人寿均被“点名”。

  

  去年1月,银保监会通报2018年5月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和近期监管备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其中,上海人寿存在个别产品无法律责任人或总精算师签字现象,监管以险企产品开发报备不合规、不合理而对其进行通报。

  

  9月,银保监会在统计2017年各公司备案产品截至2018年底的销售情况时发现,部分公司相当数量的产品备案后并未销售,或者销量极低。其中上海人寿等7家公司销量为零的产品数量超过10个。

  

  一位险企产品部门人士表示:“无法律责任人或总精算师签字多是相关人员疏忽造成的,一些对合规要求较严格的公司通常不会出现该问题,从而也说明该公司在产品报备流程的管理方面有待加强。“

  

  而关于报备产品无销量,有业内人士称,其中涉及的原因较多,例如一家保险公司真正具备一定保费规模的产品可能在十几款左右,由此导致其他不少产品无销售量。另外,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来销售也可能存在。此外,公司人事变动对产品销售也有影响,例如由于团队员工离职,导致团队正在推动的产品搁浅等。


责任编辑:刘利香

上海人寿,股权清退,万能险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