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严控限额 信保风控难题再引关注
2020-05-27 08:24:43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受新车销量下滑及商业车险费改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车险业务增长空间遇阻,拓展非车险业务成了诸多财险公司突围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信保业务快速增长。然而,由于社会信用风险攀升,险企风控手段不足,不少险企的信保业务赔付率大幅攀升。

  

  为防范化解风险,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信保业务新规,对险企占比较高、风险较为集中的融资性信保业务,提出了严格的限额监管要求。险企当前融资性信保业务余额是否在限额之内?风控难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一规定在保险圈内引起热议。

  

  险企已展开责任余额监测

  

  信保业务新规明确提出,除专营性保险公司外,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的融资性信保业务自留责任余额累计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4倍,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的融资性信保业务单个履约义务人及其关联方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1%。

  

  对此,近日有业内人士通过简单测算各险企年报中信保业务的保费和保额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多家保险公司融资性信保业务责任余额临近或超出监管红线,需要进行大面积业务调整。

  

  不过,这一测算结果也引发了业内争议。某险企信保业务部门对记者表示,该测算存在两大漏洞:一是融资性信保业务的高杠杆性质与分期还款模式,导致业务保额远远高于自留责任余额,因此上述估算余额与险企实际余额存在很大出入;二是由于坏账或退保的发生,信保业务留存的保费往往会比新业务保费收入少一些,这也会导致测算结果与事实不符。

  

  “上述测算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执行结果与理论测算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一位信保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1月下发的征求意见稿便释放出了限额监管信号,各公司此后普遍都在做责任余额的月度监测,一般责任余额都不会用到最高,距离监管红线有一定距离。

  

  上述负责人补充称,去年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各公司已经开始持续压缩自身信保业务。相较于征求意见稿,虽然新规的限额要求更高了,但对于大型险企而言,资本金往往足够覆盖业务限额要求。部分中小公司资本金相对较低,可能面临一些压力,但新规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这些中小公司可以逐步降低责任余额以满足监管要求。

  

  专家呼吁关注风控难题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新规的下发,是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信保业务经营行为、防范业务风险的重要政策措施,也是提高行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

  

  “过去几年,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非车险业务及银保合作的背景下,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赋能,信保业务增长很快、占比不断提升。”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随着信用风险增加,信保业务赔付率不断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分析称,信保业务的风险与经济周期、经济环境变化相关,这类风险具有一定的外溢性和传导性。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风险,信保业务相关风险逐步凸显。

  

  “相比其他业务,信保业务的风险更为主观和不稳定。很多保险公司在理念、人才、数据模型等方面都没有给予信保业务应有的关注。”王向楠分析称,保险公司的风控模型本身就存在风险,其对借款人违约意愿和还款能力的估计是基于过去较短时期的经验,对周期因素和突发巨灾因素的考虑并不足。同时,由于难以获得借款人的生产生活以及互联网行为数据,险企信息获取上也处于弱势地位。

  

  朱俊生认为,相比银行,保险公司对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更弱,因此,不具备足够风控能力的保险公司,应审慎介入相关业务。


责任编辑:刘利香

信保业务

险企

责任余额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