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银保监局:全面排查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
2020-06-11 10:20:02
文章来源
河北日报

当下,直播、短视频等新场景平台迅速兴起,已成为保险领域抢滩营销、触达下沉市场的新阵地。

  

  网络直播门槛较低,人人可播。但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与一般商品不同,热闹之中更需多一份冷静。在短视频或直播中,还存在为了吸引粉丝、帮助自己销售,而夸大其词、抹黑竞争对手的现象。

  

  针对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保险销售误导现象,河北银保监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对照监管要求,对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监控和处置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合规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

  

  河北银保监局将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加大对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短视频直播账号和信息发布的审核力度,消除短视频、直播平台保险营销宣传中存在的不当宣传、销售误导等突出问题。

  

  “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销售过程中有诸多限制,不能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短视频、直播带货过程中也不能例外,比如不能进行‘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饥饿营销,不能夸大产品收益、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的概念,也不能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专业副主任宋占军指出,由于线上营销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因此销售误导的影响可能比线下更甚。保险产品专业性较强,条款纷繁复杂,消费者并不容易理解,短视频、直播“带货”既要有感染力,也要有专业度,要说得清楚、讲得明白,避免销售误导。

  

  一位保险业人士坦言,“保险产品具有金融属性,消费者需要对其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尤其是保费较高的保险产品。一味宣传或追求销售额,虽然可以鼓舞士气,但也可能产生自保、销售误导等问题,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结果中,在涉及人身保险公司投诉中,销售纠纷21121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8.05%,涉及的险种以普通人寿保险、分红保险、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为主,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未充分告知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承诺不确定利益的收益保证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误导信息主要分为三种情况:饥饿营销类,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夸大收益类,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曲解条款类,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宋占军指出,对于这样一个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加强引导规范。

  

  防范利用自媒体平台误导宣传已经成为新的监管方向。此次河北银保监局通知要求,针对当前短视频直播平台保险营销宣传存在的不当宣传、销售误导等突出问题,将开展专项治理整顿。

  

  某保险公司人士建议,互联网保险新规的修订,以及相应治理工作,应该将短视频、直播渠道考虑在内。


责任编辑:刘利香

保险领域

保险销售

保险产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