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权益投资空间有望扩大
2020-10-19 10:36:00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双十一”预热活动陆续启动之际,不妨先来看看今年前三季度险资在权益市场上的“扫货”成绩。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截至2020年9月末,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0次,而这一数字在去年仅为8次,在2017年和2018年也均未超过10次。刚刚过去三个季度,险资举牌次数就已创下近年来新高,其在市场上的活跃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大型险企唱主角

  进入第三季度,险资投资权益市场的热情并未有所消退,共发生5起举牌行为。其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身影尤为活跃。在今年8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先是举牌上市公司广百股份,随后又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此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在9月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工行H股2000万股股份,从而增持并举牌工行H股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信息已是中国人寿举牌对象中不折不扣的熟面孔。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的缘分始于2018年险资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中国人寿资产于当年12月举牌万达信息。而在去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先后合计3次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纵观前三季度险资举牌行为,“国寿系”堪称主角。除举牌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外,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分别举牌农行H股股票以及中广核电力H股股票,中国人寿集团则先后举牌农业银行H股股票和工商银行H股股票。

  除中国人寿外,包括太保、太平、泰康等大型保险公司也在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队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9月,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通过受让上海嘉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13.53%上市公司股份,举牌阳光城。早在今年2月中国太保及其4家控股子公司共同举牌赣锋锂业H股股票,太保寿险自2月以来合计3次举牌锦江资本。截至今年9月末,太平人寿则已先后举牌大悦城、农业银行H股、中联重科A股3家上市公司股票。

  针对大型保险公司成为举牌主力,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带来的挑战,“IFRS9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将导致保险公司利润不稳定,减值金额不断升高,对保险公司资产估值水平和管理系统技术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型险企的自身动力与能力,“保险公司创造利润的方式主要是保险金的保值增值,而大型保险公司资金充足,有足够的投资动力和投资能力,且并购是资本增长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方式。”

  举牌热潮从何来

  除上述提及的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外,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队伍还包括华泰资产、中信保诚人寿、百年人寿等险企。

  在备受瞩目的举牌热潮下,险资加快进入权益市场脚步的原因何在?王一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股市、债市、原油市场震荡,险资密集举牌,透露出在债券等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增配权益性资产,积极应对利率下行的愿望,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将带来潜在增长机会。同时,在监管层鼓励价值投资的背景下,加上今年大量保险债权计划到期,险资资金充裕,但债权产品供给不足,上市公司股价整体偏低,险资股权配置比例也较低,因此险资有增加股权配置的需求和动力。”

  从举牌对象来看,险资较为青睐港股市场。在今年业已发生的20起举牌中,超过一半的举牌行为涉及港股市场。上海一家保险资管机构相关业务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现阶段港股估值较低,因此对于投资风险偏好较低的险资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

  此外,举牌对象也透露出险资对金融股和地产股的青睐。今年以来,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太平人寿均已举牌农行H股股票,中国人寿集团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曾举牌工行H股股票,中信保诚人寿也曾举牌中国光大控股。对此,王一峰分析称,“大型公司趋向期限长、稳健收益、有强劲能力的产品,受到青睐的H股属于全球证券市场中估值相对较低的资产,特别是地产和金融类蓝筹股。”

  除了关注具有低估值、高分红特点的金融股外,谋求发展的协同效应也逐渐成为险资举牌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例如,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涤就针对举牌万达信息回应称,中国人寿正践行“科技国寿”战略,建设金融科技生态,而万达信息主要从事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运营工作,双方在客户、业务方面有较高契合度,协同效应较为显著。

  举牌或步入常态

  不过,险资进入权益市场的脚步并非一帆风顺。近日,太平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发布公告表示,将终止此次中联重科股份认购。太平人寿表示,因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变化,中联重科对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太平人寿经慎重研究并与前者协商一致后,终止此次中联重科股份认购。无独有偶,在此之前,平安资管也出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的原因,终止参与招商蛇口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

  王一峰表示,7月开始市场上行,使得由锁价变询价的发行方式无利可图,是导致近期停止参与定增的主要原因,这很有可能是上半年险资举牌节奏过快的一个降温信号。“但从长期来看,险资举牌未来仍将成为常态,险资举牌是基于对行业投资机会的看好、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价值合理判断下规范的长期投资。”王一峰说。

  事实上,从近期监管政策来看,险资入市仍然得到政策层面的鼓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贺竹君日前表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各类股票金额合计超过2.8万亿元。随着今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险企获得了更大的权益资产配置空间,特别是大型稳健险企有望从权益类投资获得更多收益。

  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袁序成日前撰文指出,将推动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加大权益投资,通过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监管,不断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文章表示,一是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不断丰富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手段,持续拓宽投资领域。同时,推进保险公司内控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建设。二是支持和引导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保险公司应当把握好服务实体经济大局,成为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建设资金的提供者,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权益投资参与经济转型升级、小微企业发展等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项目。支持保险公司通过权益投资为实体产业提供长期稳定优质资金,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的优势互补、和谐共赢。”袁序成还表示,保险资金是公众资金,应服务主业和实体经济,未来将持续加大对权益投资违法违规的监管。


责任编辑:刘利香

险资

权益投资

举牌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