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外资全资保险公司就不得不说起友邦人寿和汇丰人寿,在去年银保监会宣布彻底放开外资股东对寿险公司股份的限制后,友邦人寿带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汇丰人寿紧接着也宣布了外资独资控股的计划。
然而,计划公布已过去半年之久,仍未得到监管的审批。《每日财报》注意到,汇丰人寿成立十余年,盈利情况仍未稳定,公司对银保渠道的依赖也日益加重。
第二家外资全资险企花落谁家?
据公开资料显示,汇丰人寿成立于2009年6月,由国民信托、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保险”)共同出资成立,两家公司各持股50%,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25亿元。
汇丰人寿中国总部位于上海,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广州,佛山,东莞,珠海和深圳。
去年5月4日,汇丰保险宣布,已与其在华寿险合作伙伴国民信托达成协议,将收购国民信托所持有的汇丰人寿50%股权。交易完成后,汇丰人寿将成为汇丰亚洲在内地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截至目前,该交易尚待包括中国银保监会在内的相关监管机构核准。此次宣布收购汇丰人寿剩下50%的股权是汇丰保险在我国国内市场迈出的举足轻重的一步。
2012年底,因自身战略调整需要,汇丰保险曾宣布将手中持有十年的中国平安(601318)的全部股权出售。2013年,汇丰人寿又宣布关闭上海运营的个人营销渠道业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国民信托因增资未被监管批准,曾表露出售所持汇丰人寿股权的意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布局中国已久,但汇丰人寿的分支机构仍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展业渠道单一,保费规模有待提升,此次转为“独资”或帮助汇丰保险扩大业务规模获得进一步发展。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表示:“中国市场不仅是我们强大的亚洲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凭借环球网络服务客户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此交易加大投入并进一步深耕内地市场。”
在我国众多的合资寿险公司中,汇丰人寿是自成立以来股东未发生变化的少有的合资寿险公司之一。如果此次交易能够顺利获批,将成为汇丰人寿成立11年以来第一次发生股权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政策相继推出以来,德国安联、法国安盛、友邦保险等外资巨头皆对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各有谋划。友邦人寿早已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截至目前,等待银保监会批准的仅有汇丰人寿和中德安联两家合资寿险,不知“第二家外资全资保险公司”的头衔将花落谁家。
成立十年盈利未稳,长期依赖银保渠道
《每日财报》注意到,虽然成立至今已有10年,但汇丰人寿仍未进入盈利周期。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从1.18亿元增长到18.74亿元,实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其盈利情况亦不稳定。
2010-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46亿元、-1.12亿元、-0.24亿元、1.01亿元、1.76亿元、-1.61亿元、1.12亿元、-2.06亿元、0.15亿元,成立10年汇丰人寿已累计亏损3.67亿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汇丰人寿的净利润再次出现了下滑,仅剩下100万元。
背靠汇丰让汇丰人寿拥有了天然的银保渠道优势,其营收大部分也来自银保渠道。据2019年年报显示,汇丰人寿银保渠道占比已高达98.56%。
值得一提的是,自汇丰人寿在2013年3月关闭个人营销渠道,专注银保核心后,公司对银保渠道更加依赖,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8年,其银保兼业代理保费占比分别为95.9%、96.5%、97.7%、98%。
据汇丰人寿2018年和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原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产品、保护投资款新增缴费前三的产品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前三的产品全部是以银行代理为主要销售渠道。
而此前汇丰人寿关闭个险渠道的原因则是公司的个险业务并不赚钱。截至2013年发布消息时,汇丰人寿个险营销员仅有160多人,92%的新单业绩来自银保业务,个险微乎其微。
业内人士表示,若公司长期依赖银保渠道销售,则容易导致营业成本上涨。如遇到政策或资本市场等外部变化,险企业绩极易产生波动。
这一点从汇丰人寿的财务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据年报显示,汇丰人寿近年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现增长。2018年和2019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持分别达6296.96万元、9713.34万元,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分别为2.68亿元、3.23亿元。
此外,近年来监管也加强了对险企销售渠道的政策调整。2018年5月末,银保监会下发《关于防范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误导的风险通知》要求,除电销和网销业务外,商业银行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险产品,需在取得消费者同意后,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双录”方式记录。
《通知》的下发,加大了银行渠道保险产品销售难度,不少银行系险企通过母行代销的保费缩水。而汇丰人寿真正变成外资全资控股后,能否改变公司依赖银保渠道的局面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郜融莲
汇丰人寿
合资
盈利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