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人寿转型之路:高度依赖银保渠道 公开招聘总经理能否破局?
2021-05-11 10:11:09
文章来源
险企高参

  原标题:中邮人寿转型之路道阻且长!高度依赖银保渠道,自我造血能力承压;72亿增资引入战投、公开招聘总经理能否破局?

  邢莉

  “注册资本的庞大,并不必然与险企的发展能力与质量划等号。尽管中邮人寿在成立之后获股东增资,但其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有所不足,偿付能力持续承压。”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人寿”)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

  自去年年底,中邮人寿公开招聘总经理之后,日前中邮人寿公布了一份募资71.63亿元,同时出让24.99%股份的增资项目。

  本次增资是中邮人寿首次通过公开寻找投资人的方式进行增资,若成功引进本次的战略投资人,则中邮人寿资本金将增至286.63亿元。在全部近90家人身险公司中,中邮人寿注册资本将超越中国人寿(32.030,-0.21,-0.65%)的282.65亿元跃居第三位,仅次于平安寿险与大家人寿。

  不过,注册资本的庞大,并不必然与险企的发展能力与质量划等号。在业务结构方面,中邮人寿业务存在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现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退保金居于高位。此外,尽管中邮人寿在成立之后获股东增资,但其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有所不足,偿付能力持续承压。

  拟增资72亿引入战投,设置较高门槛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披露增资信息显示,中邮人寿拟实施增资,拟新增投资人1家,拟新增注册资本71.63亿元,对应增资后股权比例为24.99%,增资价格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此次增资,中邮人寿设置了较高门槛。对意向投资方中邮人寿除提出意向投资人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或在境外合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金融机构之外,还要求:

  意向投资人应为一家境内或境外上市公司;意向投资人或控制该等公司的母公司最近3年经审计的合并净利润的平均值不低于300亿人民币或等额外币;意向投资人自身或其控股股东应具有保险相关经验。

  另据披露信息显示,中邮人寿此次增资不接受联合体参与投资,且不接受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的投资。不接受业绩对赌、股权回购等要求,增资价款中超出新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全部计入增资人资本公积,由增资完成后的全体公司股东按各自持股比例共享。

  这一增资项目自4月27日开始,6月24日为信息披露期满日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资是中邮人寿首次公开从市场找投资方。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中邮人寿此次增资已获得中国邮政集团的批准。

  注册资本金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看作是实力的表现之一。不过一位保险行业内部人士告诉险企高参:“此次增资面向市场募资,可看出中邮人寿市场化转型进程的加速,但也是中国邮政响应“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邮政正在清理保险中介牌照,旗下不少代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平台逐渐注销。”

  公开招聘总经理,管理弹性将面临考验

  除了面向市场募资之外,中邮人寿市场化转型还体现在,去年年底已公开招聘总经理。

  去年年底,中邮人寿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12月28日起,党均章不再担任中邮保险总经理,指定中邮人寿内部培养的老干部刘文骏出任公司临时负责人。目前,刘文骏兼任中邮人寿副总经理。

  而在此公告发布前的12月24日,中国邮政集团官网发布《中邮保险总经理公开招聘公告》。中国邮政集团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邮政企业内外公开招聘中邮保险总经理,邮政企业内部人员和社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其中,邮政系统内部人员需要是担任二级副及以上领导职务人员。

  社招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8年以上金融工作或10年以上经济工作经历。同时,需要满足以下任职经历之一:担任险企高管2年以上;担任险企中层管理职务正职或金融监管机构相当管理职务5年以上;其他足以证明具有拟任职业资历。

  一般而言,险企公司面向企业外部招聘总经理,可加强竞争,打开经营思路,激发内部的活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中邮人寿董事长与总经理都出自中邮系统。外部招聘总经理,其自身基因能否与系统背景有效融合?这个问题既考验中邮人寿管理层的管理弹性,同时也考验新任总经理的适应能力。

  越增资越下滑,偿付能力持续承压

  很显然,在增资和用人方面,中邮人寿逐渐实现“破圈”。但是市场化的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中邮人寿在自我造血方面短板明显,内生性的资本补充能力明显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人寿成立于2009年8月,是邮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目前4家邮政系公司对其持股比例分别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50.92%、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00%、中国集邮有限公司16.25%、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12.83%。

  背靠邮政集团丰富的客户资源,中邮人寿开业三年之内便突破百亿元保费大关,跻身国内寿险公司前十。但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2012年后,中邮人寿资本金压力开始凸显,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据险企高参不完全统计,在此次增资计划之前,中邮人寿自2012年至今共完成了7次增资。中邮人寿于2012年完成了首次增资,将注册资本金增至20亿元。2013年-2019年间中国邮政系分别向中邮人寿增资20亿元、25亿元、15亿元、20亿元、50亿元、65亿元。

  除增资外,中邮人寿还通过发债来“补血”。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2020年3月、2020年12月、2021年3月,中邮人寿已3次发行债券,实际发行量分别为60亿元、60亿元、40亿元。

  尽管有多轮资本补充,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并不尽如人意。2015年-2019年,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00.3%、228.6%、165.95%、167.38%、16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44.68%、189.78%、141.97%、152.43%、162%。

  根据中邮人寿2020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为11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7%;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

  按照保险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50%、综合偿付能力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B类,是偿付能力达标的三个底线要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以此标准衡量,中邮人寿偿付能力仅过及格线,未达行业平均水平。

  银保渠道依赖过大,退保金处于高位

  事实上背靠邮储银行(5.270,-0.08,-1.50%),中邮人寿业务存在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现象。前述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向险企高参透露,“银保渠道销售以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等产品为主,这类产品往往是中短存续期产品,面临着较大的到期付给压力,同时还需要承担较大的佣金支出和高额的渠道手续费。”

  据中邮人寿官网公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公司近年来多与邮储银行签订《保险兼业代理协议附属协议(产品协议)》,并多次发生关联交易。其中仅去年4-6月,两者发生的保险代理交易金额就为8.99亿元。

  2019年中邮人寿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个险渠道获得的保费仅占总保费的0.03%,为0.22亿元,前五大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均为银保渠道,占其年度保费的94.22%。五大产品中,有两款为分红型两全保险,三款年金险。

  由于银保渠道占比过大,佣金支出和渠道手续费也随之上涨。2020年中邮人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35.36亿元,同比增长70%。此外,符合银行客户购买需求的产品大多是带有投资收益类的产品,险企就须每年保持同等规模的保费收入,若银保渠道没有持续的新客户进来,就会面临满期给付的资金压力。

  事实上,中邮人寿退保金也一直处于高位。2016年,中邮人寿退保金达到195.85亿元,此后得以控制,截止2019年末,中邮人寿的退保金为123.68亿元。

  据中邮人寿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邮人寿总资产为2838亿元,净资产为268.66亿元。2020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近820亿元,同比增长达21.40%,在中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第九,但受到疫情等影响,净利润为13.16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17.25亿元下降超4亿元。

  中邮人寿曾在《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滚动规划(2019-2021)》中提及,计划到2021年,实现全面转型发展目标,完成引战工作,业务规模、效益水平、服务能力、品牌价值等企业综合实力向行业前五不断迈进,股东集团新增长极地位牢固确立。就目前来看,中邮人寿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责任编辑:曹晖

中邮人寿

高度依赖

银保渠道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