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二期将近:强化资本约束险企密集补血 “看清”本质严控投资风险
2021-06-01 09:51:40
文章来源
蓝鲸财经

  偿二代二期脚步渐近,由于二期规则更为严格,对于粗放和激进险企的资本约束更为明显,部分资产配置策略较为激进的保险公司可能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并非所有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都会下降,主要取决于风险因子。

  蓝鲸保险注意到,截至1季度末,共有15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为吃紧,低于150%,与此同时,不少保险公司也开始未雨绸缪,纷纷增加注册资本进行“补血”。

  总的来看,偿二代二期有利于保险公司形成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引导保险公司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投资端,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保险公司需要构建起整体风险预算框架体系,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的前提下,按照经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来进行资产配置决策,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偿二代二期实施后,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将进阶,风险管理需要更具有战略高度,更加“接地气”和“见实效”。

  影响广泛,预计大部分公司实际资本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日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2020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2020年,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同比下降1.4%;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同比下降2.5%,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显示,风险小的A类公司为100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为71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为3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为3家。

  蓝鲸保险获悉,根据规划,银保监会2021年将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和偿二代二期工程各项监管规则,今年上半年将发布偿二代二期工程20项监管规则,制定过渡期政策,组织监管系统和全行业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从行业共识来看,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资本管理,严格资本认定标准,夯实资本质量,同时,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SARMRA)放宽了对中小公司的要求,但是加强了股权管理、公司治理、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强调投资风险穿透管理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新规则下,预计大部分公司的实际资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位寿险公司精算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根据相关测算,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将较此前有所下降,目前偿付能力较低的险企将面临一定经营压力,部分资产配置策略较为激进的保险公司可能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

  “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都会下降很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朱少杰博士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偿二代二期工程对测算最低资本的风险因子做了全面的校对,很多基础因子增大了赋值,这确实会增大各类风险的最低资本的计提要求。此外,对于非基础资产增加了穿透计量的监管规则,无法穿透设置0.6的惩罚因子,投资层级越多,最低资本逐层增加10%;对于集中性风险计提最低资本等。这些对于财险公司来说影响大一些,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偿付能力会有所下滑”。

  “对于寿险公司来说,利率风险最低资本的计量办法有很大调整。偿二代二期按照资产现金流实质、与会计分类脱钩的原则,将与利率敏感的资产全部纳入利率风险的对冲范围。寿险公司利率风险最低资本会有大幅下降,部分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反而会得到提升”,朱少杰指出。

  其补充道,偿二代二期有利于保险公司形成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引导保险公司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保险公司需要构建起整体风险预算框架体系,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的前提下,按照经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来进行资产配置决策。

  截至1季度末,1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较为“吃紧”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需要满足三条底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

  但在实际中,部分业务需要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在120%或者150%以上才能开展,因此,仅仅满足最低要求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并不安全,更为合适的是,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更高一点的“舒适区”。

  从2021年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目前,有10家寿险公司、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下,其中还有1家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为负数,偿付能力不达标。

  在偿付能力尚且充足的险企中,也有公司着手准备,或增资引战,或发债募资,提前补充资本金。近期,多家险企发布引战增资计划,增资动作密集,4月以来,中韩人寿、中邮人寿、长城人寿披露引战增资计划,拟增资额分别在18.18亿、71.63亿、10亿至50亿。

  同时,今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交银康联人寿、阳光财险分别获批发行40亿元、48亿元、50亿元资本补充债,国任保险成功发行5年期5.6亿美元和2年期2.5亿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债券,成为境内首家发行“美元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双币种境外债券的保险公司。根据蓝鲸保险此前梳理统计,2020年约有18家保险公司股东增资264亿元,20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780亿元,行业早有应对举措。

  去年末,即有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指出,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行的市场利率,促使优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保险公司后续发债规模仍有上升空间,继续看多。如今,叠加偿二代二期落地在即,保险公司的发债热潮或许还将延续。

  穿透资产,偿二代二期可实现约束信用风险的扩张冲动

  随着行业转型改革步入深水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并做好风险管理,成为公司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因素。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解读偿二代二期工程第二支柱:从战略视角重构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模式》报告。报告指出,在偿二代的推动下与近几年的基础建设,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完成了1.0阶段,基本达到“形似”,即根据监管要求,以清单模式基本具备相应的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模型工具以及系统等。但是,风险管理离“神至”还有一定差距,即治理层和管理层还需加强对风险的认知,风险文化有待全面普及深化,风险与资本约束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产品设计、资产负债管理与资本管理等核心管理决策环节的作用还不够显著等。

  基于普华永道的观察,发展方向不清晰,战略摇摆缺乏定力,大部分公司缺乏差异化的产品服务与业务模式,是当前整个保险行业转型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偿二代二期规则在IRR中明确战略风险的评估要更关注战略与公司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匹配程度,相较于一期规则,二期规则的调整更强调从实质性来关注战略风险。所以,保险行业要实现风险管理的“神至”,建立与业务充分融合的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平衡风险可控与高品质增长,需从战略视角重新审视风险管理的定位,使其不局限在监管合规和应对检查紧箍咒的被动防守,而是逐步融入业务,与业务发展相辅相成。

  因此,普华永道认为,偿二代二期实施后,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将向2.0阶段迈进,风险管理需要更具有战略高度,又需更加“接地气”和“见实效”。

  此外,偿二代二期监管规则变化后,也直击行业乱象根源,与公司治理监管协同联动,强化法人机构风险管理职能,强调落实总部对分支机构管理职责。同时通过对资产穿透的资本规则,和信用风险管理定性要求的完善,推动保险公司提升信用风险能力,通过反映信用风险的真实状况最低资本要求,实现约束信用风险的扩张冲动。


责任编辑:曹晖

资本约束

险企

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