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失去开门红助力的寿险业,不仅保费增速整体承压,净利润也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大幅下滑,其中不乏百亿级险企,如中信保诚人寿。
一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2.37亿元,较去年同期仅增长7.77%;实现净利润0.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7.42%。不仅如此,今年以来,该公司陆续撤销了7家分支机构。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以及撤销分支机构的原因和影响等问题,本报记者曾向中信保诚人寿相关负责人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近9成
资料显示,中信保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目前,中信保诚人寿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金为23.6亿元。
受益于股东优势,展业后,中信保诚人寿逐步打开市场,成为全国性寿险公司,多年来盈利能力在外资寿险公司中居于前列。从历年经营情况来看,中信保诚人寿发展相对稳健,2017年进入百亿险企行列。据本报记者梳理,2016年至2021年,该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82.3亿元、120亿元、154亿元、213.4亿元、233.6亿元、268.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10.5亿元、11亿元、18.2亿元、25.3亿元、29亿元。
但依靠承保和投资双轮驱动的保险业,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规模和利润的双向承压,中信保诚人寿亦不例外。一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费收入92.37亿元,同比微涨7.78%,实现净利润0.7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77亿元净利润相比,下滑87.35%,骤降近9成。
在北京联合大学金融系教师杨泽云看来,保险业增速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疫情影响了保险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当面沟通,极大地影响了复杂性保险产品的销售。同时,疫情降低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各地不断散发甚至大面积爆发的疫情,还持续降低了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于保险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去年10月颁布并于今年1月1日实施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限制了线上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则告诉本报记者:“首先,保险行业当前正处于调整转型期,本身就面临较大的压力;其次,今年俄乌局势和新冠疫情对经济有较大影响,特别是股市的影响更明显,这些都影响到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投资。”
中信保诚人寿在一季报中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坚持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渠道发展策略,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银保渠道落实“渠道+客户+人才+科技+产品”五轮驱动战略,营销渠道面对“拉人头”增客户的人海模式全面失效、存量人力持续下滑的发展困境,落实队伍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稳定核心绩优队伍,加快推进渠道转型升级。
今年已撤销7家分支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已经撤销7家分支机构,包括4家支公司、3家营销服务部。具体来看,4月份,中信保诚人寿分别撤销浙江台州中心支公司临海营销服务部、浙江温州瑞安支公司、山东淄博市临淄支公司;3月份,陆续撤销浙江嘉兴中心支公司嘉善营销服务部、山西临汾霍州支公司、山东烟台市蓬莱营销服务部以及湖北分公司洪湖支公司。
过去两年,中信保诚人寿也有撤销分支机构的举动。如2020年该公司撤销12家营销服务部。2021年,又撤销1家支公司、6家营销服务部。不到两年半时间,该公司已撤销5家支公司,21家营销服务部。
事实上,险企要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并非易事,2019年下发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要求,设立申请时,应审慎评估相关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申请是否与其自身经营战略、资本实力、管控能力、人员储备情况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市场环境、市场容量、商业需求、竞争程度相适应。原则上要求按照统筹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审慎决策,严格管理。
不过,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具备基本经营条件、服务能力严重欠缺、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情形,或因战略调整撤销分支机构,应提出分支机构撤销申请。
对于险企撤销分支机构的原因,李文中向本报记者分析称,首先,由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保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使得营销与理赔等过去需要通过线下分支机构开展的业务变得可以在线实现,从节约经营成本出发,一些公司会适度撤销部分分支机构;其次,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公司也难免会在部分地区处于竞争劣势,当地的分支机构业绩难以达到预定目标,被迫撤销分支机构进行布局调整。当前,保险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会使得这种调整更为明显。
在谈及撤销分支机构带来的影响时,李文中表示,保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有利一面就是会节约成本,提高经营绩效;对公司业务发展不利的影响就是会使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变差,影响公司在相关地区的业务开展,因为不是所有服务都是可以在线完成的。
中信保诚人寿
分支机构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