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保险”)股权分合引发的一系列变局犹未停止。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8月4日,华泰保险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指定Cunqiang Li(李存强)为华泰保险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华泰保险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而在一个月前,赵明浩被任命为华泰保险新一届董事长。
这是成立近30年的老牌保险集团,首次总经理、董事长人事变更。这意味着,随着外资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升,安达保险公司对华泰保险的控制,已经开始由股权层面向管理层面伸展。
那么,掌舵华泰保险26年的董事长卸任更迭,又将对这家集团未来的人事和经营带来何种影响?
股权博弈二十年
华泰保险今天的种种变局要回溯到二十年前。
成立之初,华泰保险有63家股东,股权一直处于分散和均衡状态,国企占主导地位,还有少量民企股东,并于本世纪初引入外资。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外金融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华泰保险的外资股东安达保险公司借机收购了大量华泰保险小股东股权,成为一股独大的控制类股东,至此华泰保险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按照华泰保险披露信息,今年3月,11家华泰保险中小股东合计转让华泰保险35.8791%股权,股权接盘方均为“安达系”公司。若股权变更获得监管批准,“安达系”公司对华泰保险的持股比例将达78.6%。
随着持股比例逐步扩大,“安达系”对华泰保险的渗透开始由股权层面向经营管理延伸,人事安排就是关键的一方面。
记者注意到,近期,华泰保险旗下最核心的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均开始由来自安达保险方面的高管执掌。
7月15日,华泰人寿公告称,指定李平坤为华泰人寿临时负责人;刘占国不再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职务。8月4日,华泰人寿发布《董事会成员变更公告》称,经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王梓木、刘占国自7月21日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同时,经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北京银保监局任职资料核准,Bryce Leslie Johns自6月14日起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
目前,华泰财险总经理王俊建、副总经理康英均来自安达保险方面。
2021年9月,华泰财险原总经理孙元彪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时指定王俊建为公司临时负责人。自2022年3月起,王俊建任华泰财险总经理,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22〕199号;自2022年5月任华泰财险董事,任职批准文号为银保监复〔2022〕312号。
公开资料显示,王俊建先后在嘉里公司、交通银行香港公司、美国国际集团(香港)公司任职。2003年起,在安达保险公司先后任香港公司高级核保人、香港经理、北亚区总监、亚洲区总监、亚太区总监,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总裁。后于2020年12月,加入华泰财险,2021年1月~2022年3月任副总经理,2021年9月~2022年3月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目前,这一人事渗透业已在集团层面展开。
7月11日、8月4日,华泰保险分别发布公告称,经中国银保监会任职资格核准(银保监复〔2022〕431号)并经华泰保险集团公司任命,由赵明浩担任华泰保险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李存强为华泰保险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华泰保险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灵魂人物”卸任
其实,李存强在华泰保险的任职也近10年,目前是实控人安达保险公司在华泰保险派驻的最高级别的管理者。
早在2002年,李存强加入美国万通互惠金融集团。2012年,李存强受安达保险公司委派,加入华泰人寿,历任总经理、董事长,并担任华泰保险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等职。2017年,李存强曾回安达保险公司工作,任职安达人寿首席运营官一职,2020年10月又回归华泰人寿,任职董事长,并于2021年1月起担任华泰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
李存强的跃迁或许意味着华泰保险“灵魂人物”王梓木耗时26年打下的烙印终将淡去。
在中国200余家保险公司中,能稳坐“掌门人”位置20多年的人,仅有3位,华泰保险原董事长王梓木位列其中。
1996年,王梓木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辞职“下海”,选择彼时金融业中较薄弱的保险领域作为创业起点,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华泰财险,并担任董事长。
2011年,华泰保险成立,王梓木开始担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时间一直持续至2022年3月。
今年3月2日,华泰保险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董事会。会上宣布,因年龄原因,69岁的王梓木,不再担任第八届董事,赵明浩与李存强两人则成为新的执行董事。当时,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王梓木交棒前兆”。
从华泰保险披露的工作履历来看,赵明浩一直是华泰保险的“二号人物”,与王梓木同样出身体制内。
1996年,赵明浩辞职下海,与王梓木一起参与创办华泰财险,并历任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等职。2011年集团公司成立后,一直担任华泰保险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以及旗下华泰资管董事长。
6月30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组织论坛理事前往华泰保险参访交流,王梓木在致辞亦表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创办了华泰保险,并伴随其成长26年……至此,我对华泰了无遗憾,华泰也了无遗憾。”
攻与守的理念碰撞
除了上述人事安排渗透外,记者梳理发现,安达保险公司在华全资子公司的财险业务也已经并入华泰保险。
安达保险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3月1日以后,公司不再承保新单及续保保单,续保业务的保险人转为华泰财险,即华泰财险成为新的保险人为原安达保险的客户出具保单。至2021年年底,保险风险中与新业务相关的风险敞口已大部分关闭。
“2020年11月,华泰保险向中国银保监会上报了关于财险业务整合问题的方案报告,拟采取平稳过渡模式,通过续保及存量保单业务逐步转移的方式将我公司业务并入华泰财险。2021年3月1日起,我公司开始将新业务转入华泰财险安达事业部承接,目前业务及人员转移工作进行顺利,计划2022年开始下一阶段存续业务工作。这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公司最主要的经营风险。”上述年报进一步显示。
对此,华泰保险内部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的确是在去年成立了华泰财险安达事业部,专门处理承接安达业务,业务合并之后能有效减少同业竞争,提高经营效率。安达未来在客源支持、业务经营等方面,也能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华泰保险赶上了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但由于不走寻常路,华泰保险始终没有将做大保费规模作为第一目标,而是将质量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稳健经营。尤其近10年,在其他险企纷纷扩张之际,华泰保险的发展脚步放慢了不少。
2021年9月,华泰保险25周年司庆上,王梓木表示,在中国保险业发展进程中,当许多保险公司追求“做大做强”时,华泰提出的是“做好做久”。如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华泰在变局中解困局、开新局,遵循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规则,创新图变,奋力拼搏。公司太远的目标很难测定,就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或方向来说,不是进入世界500强,也不是成为千亿级的上市公司,而是成为一家美好企业。
据了解,华泰保险“十四五”规划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数字化为引领,产品和服务并重并举,推进自主营销渠道转型,带动全集团组织效能和业务生产力的提升,打造华泰保险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战略,稳步推进“精·智华泰”,并计划利用数字化建设全力打造客户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智慧数据、慧康平台五大体系。
然而,对比安达保险公司,其是通过向外扩张、多次并购,成就了今天的业务规模与业绩。这一点从其年报中亦能佐证。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安达保险宣布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丘博保险集团(Chubb Corp),吞并这家创立时间早于安达保险超百年的老字号保险公司,创造了当时全球保险史上最大的收购金额纪录。合并后的安达保险公司一跃成为世界大型跨国保险公司之一,经营范围进一步扩至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雇员超3万人。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合并至今,安达保险公司保费规模翻倍式增长,由2015年的238.11亿美元已攀升至2021年的468亿美元。
不过,安达保险公司收购动作并未就此停止。
安达保险公司公告宣布,7月1日,以5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1.36亿元)的价格,成功完成收购信诺公司在韩国、新西兰、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六个区域的寿险、意外险和辅助业务,旨在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规模。在此之前,安达保险公司还曾计划以23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6.80亿元),收购美国最大保险公司之一哈特福德金融服务集团。
实控人两种风格对华泰保险的未来会产生何种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直以来华泰保险都是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互不干扰。如今,经过一系列股权争夺后,其正成为一家外资股东绝对控股的保险集团,所有权、管理权逐渐合一。这意味着华泰保险未来的经营将更容易受到实控人风格的影响。
陈晶晶
华泰保险
变局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