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车险综合改革实施后,车均保费、服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据银保监会10月25日公布的数据,车险综合改革以来,已累计为消费者减少支出2500亿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消费者车均保费2784元,较改革前下降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与此同时,保障程度明显提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交强险保额由原来的12.2万元提升到20万元;商车三责险的保额也较改革前有大幅提升,提升至194万元。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渠道营销人员为了保费份额,只能转向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谋求更多的保费交易机会和交易份额,从而在激烈的车险销售竞争渠道生存下来。近期,就有一家公司的当事人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要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相关法规处以处罚。
公告:车险销售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处罚
11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两批10起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其中,保险行业一商业贿赂案件受到关注。
大地财险宿州中心支公司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9.45万元,罚款10万元的处罚。
2018年12月,当事人与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吉利4S店)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机动车辆保险合作协议。合作期间,当事人在吉利4S店内销售保险时按照出单保险费的一定比例向吉利4S店支付服务费用贿赂4S店,使吉利4S店利用车辆销售时的政策优惠影响消费者,若消费者不购买当事人的保险,则享受不到吉利4S店给予的车辆购买优惠,强制消费者购买当事人的保险,从而让当事人谋取到更多保险交易机会。
至案发,吉利4S店为当事人推荐销售34笔车辆保险业务,当事人向吉利4S店支付约3.15万元服务费。当事人违法经营额为13.36万元,获取违法所得金额9.45万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的规定,依据第十九条对当事人处没收违法所得9.45万元,罚款10万元的处罚。
分析:私人协议就相对较少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单位或个人,包括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个人,或利用职权或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
《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出,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
一名华南财产险公司车险业务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在车险综合改革以后,类似现象也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个案例里面涉及到了个人,也就是一般来说个人与4S店商量返点行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与4S店“对公”的协定较多,但销售个人与4S店之间的私人协议就相对较少,属于不正当竞争的市场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出,购买汽车享受政策优惠,购买车险自主选择保险公司,本该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然而,保险领域经营者通过业务返点行为贿赂汽车企业,使车企在销售汽车时将两者进行挂钩,不买某公司的保险就不能享受政策优惠,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甚至涉嫌强制消费。
预测:发力非车险业务
记者了解到,2020年7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完善费率回溯和产品纠偏机制,对于报批报备产品的利润测试与实际偏离度大,甚至以此进行不正当竞争的,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责令财险公司调整商车险费率。对于费率实际执行情况与报批报备水平偏差较大、手续费比例超过报批报备上限等行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责令财险公司停止使用商车险条款费率。
经历车险综合改革后,商车险的车均保费、综合成本率均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在综合成本率方面。
其中,综合费用率的大幅下降贡献较大。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制的2022年一季度保险市场观察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为27.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受车险费用率减少,行业竞争空间压缩的影响,有部分中小公司可能会难以忍受,继而退出车险赛道,转而投向非车险业务”,一名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车险业务逐步走向归一定价的趋势,中小险企较难与大公司比拼资源实力,尤其是在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服务优势上,小公司只能退出,寻求更多出口。
然而,退出车险业务,投向非车险赛道,发力健康险业务、责任险业务或者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是否可行?目前来说,市场数据还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答案,但非车险的发展已经是行业趋势。例如,从上市险企的非车险业务增幅来看,非车险业务确实已经开始成为大公司的发力方向。2022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同比增长7.1%,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13.6%;太保产险车险业务同比增长7.8%,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18.5%。
(李晶晶)
财产险
车险销售
处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