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险资逐步加大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等权益资产的投资力度,有利于化解当下行业发展中的诸多困境与难题。
首先,有利于防范利差损风险。
目前,险资大类资产配置格局不利于防范利差损风险。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倩近期表示,在保险业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债券投资中超七成是国债和金融债。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利差损风险压力正在上升。
通俗理解,利差损就是险资投资收益率低于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结合当下险资配置格局,大比例投资固收资产,有利于稳定收益的“基本盘”,但缺点也很明显,即在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收益率较低,很难覆盖负债端成本。如,目前险资负债成本约5%左右,但大比例配置的10年期、2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低于3.5%,显然,投资这些资产较难覆盖负债成本。相反,通过强化投研,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占比,并拉长持有期限,则能为险资提供良好收益率弹性,利于化解利差损。
其次,有利于化解资产荒。
一季度,险资大比例配债的一大原因是能覆盖险资负债成本的资产较少,只能通过配债将资产“投出去”。而优质资产匮乏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行业触底反弹,可投资资产规模持续提升,加剧了险资找资产的难度。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行业原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4%。二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险资有将银行存款投资到其他资产的需求;三是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品种注册规模减少。
这种背景下,险资要强化投研能力,从而提升高股息率、高增长行业蓝筹股的配置力度,既可提升投资收益,也能破解资产荒。
最后,有利于反哺负债端。
去年以来,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调降、银行理财收益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较高的预定利率成为一大卖点。数据显示,去年人身险公司在各类理财产品同台竞技的银行代销渠道销售的保费同比增长8%,首年期交保费更是增长近15%,出现逆势增长。保险产品较高的吸引力源于较高的预定利率,不过,结合近期监管动态及行业内外部趋势看,预定利率下行是大趋势。
预定利率下行会削弱一些产品吸引力,也会给保费增速带来压力。从国外经验看,一些发达经济体保险业通过提升权益投资收益率,推动与权益市场结合较为紧密的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产品的销售,缓释预定利率下行带来的冲击。从我国看,目前市场上传统年金险、两全保险普遍可附加万能账户,万能账户完全可以通过增配权益资产并提升投资收益的方式,以提升产品吸引力。
总之,险资机构要在各自的权益投资“能力圈”内,尽可能加大权益资产投资力度,驱动投资与负债这“两个轮子”良性互动。
提升险资“入市”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