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各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其全年经营情况逐渐清晰。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1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391.8亿元,同比增长15.34%。但在投资端承压等因素影响下,非上市寿险公司盈利能力表现不佳,合计净利润亏损超过142亿元。净利润亏损最多的为中邮人寿,达114.68亿元。此外,包括建信人寿、渤海人寿、东吴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及合众人寿5家公司亏损金额均超过10亿元。盈利能力表现不佳直接影响了人身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2023年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汇人寿、合众人寿、长生人寿、渤海人寿、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人寿6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保费规模增速跑赢大市
2023年,我国人身险市场整体呈现回暖的趋势。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按可比口径,2023年,国内人身险全行业保费收入总计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对比非上市人身险公司14.4%的保费增速,其跑赢了行业大市。
从具体保费收入来看,泰康人寿稳坐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头把交椅,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达2031.88亿元,同比增长18.93%,也是非上市险企中唯一保费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公司。中邮人寿成为首个千亿元量级的银行系险企,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位居第二名;信泰人寿保费收入535.9亿元,排名第三。
2023年,近八成非上市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增长,中宏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长城人寿等15家险企保险业务增速超过40%。其中,国民养老保险保费收入增速最高达283.22%。不过,也有12家人身险公司2023年保费收入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小康人寿、瑞泰人寿、瑞华健康、三峡人寿、建信人寿等9家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超过10%。
分析人士认为,非上市人身险公司2023年保费收入增长亮眼,除了行业基本面向好、代理人展业提质增效等因素,2023年,寿险预定利率的调整带动了寿险业务的销售增长,是行业保费收入高增的最大助推力。而在居民收入增速温和回升、消费信心持续改善、政府加大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保险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与产品创新的背景下,人身险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延续企稳向好态势。
中小险企面临盈利困境
从年报数据信息看,2023年,人身险业非上市险企总体利润水平表现不佳。回顾近几年数据不难发现,2021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净利润高达415亿元,2022年这一数据骤降至双位数后,2023年则转为负数,亏损数额达142.97亿元。
从年度信披数据来看,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62家人身险公司中,净利润排在前5的公司分别为泰康人寿、中意人寿、民生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及中宏人寿。而上述5家公司中,泰康人寿以137.08亿元的净利润水平大幅领先行业,其余4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2.46亿元、4.6亿元、4.02亿元和4.02亿元。
从综合投资收益率看,2023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85%,明显高于2022年的0.48%。在净利润“前三名”的公司中,泰康人寿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68%,结合其近三年数据,在行业投资收益表现整体下行的态势下,其综合投资收益率高出近三年平均值4.88%。中意人寿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16%;民生人寿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42%,较近三年平均水平的3.3%、3.12%均高出0.3至0.4个百分点。
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小人身险公司而言,即使2023年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但仍面临盈利难的困境。例如,中邮人寿就因为持续出现巨额亏损被市场各方高度关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分别亏损25.04亿元、3.77亿元、74.94亿元,全年的亏损额达到了114.68亿元。此外,包括建信人寿、渤海人寿、东吴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及合众人寿5家公司亏损金额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14.68亿元、42.99亿元、31.01亿元、17.85亿元、14.29亿元及11.92亿元。
对于2023年出现的巨额亏损,中邮人寿向《金融时报》记者解释称,亏损主要是受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2023年,因准备金折现率就直接减少了中邮人寿利润112.1亿元。同时,受资本市场不及预期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在持续优化资产配置过程中,投资收益出现了较大的净值波动,阶段性低于预期目标,需要进一步平衡短期波动和长期布局。中邮人寿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3年,中邮人寿实现净资产收益率-69.31%、投资收益率2.7%、综合投资收益率3.01%。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亏损,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因为2022年部分险企投资有不少浮亏,可能在2023年要计提减值。二是债券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持续低位震荡,部分公司投资收益不及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较过往显著趋严,也客观加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和利润波动,使得2023年资产端和利润表现不佳。三是保险赔付支出增长幅度远超保费增长,加大人身险负债端成本压力。
招商证券非银分析师郑积沙表示,预计随着权益市场和利率企稳、经济改善,2024年险企的投资表现和利润增速有望全面改善。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当前利率下行趋势仍在持续,叠加权益市场波动,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业绩压力、利差损风险等不容忽视。
6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0.5%。具体而言,61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均符合监管条件。
从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方面看,18家公司评级为A类,其中有5家为AAA,有6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其中,华汇人寿、合众人寿、长生人寿、渤海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为D级。根据监管要求,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以下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数据显示,三峡人寿和北大方正人寿因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还属于偿付能力不足机构。但随着两家险企增资方案成功获批,公司注册资本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增加,已经变为偿付能力充足机构。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认为,除增资外,偿付能力未达标的公司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以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记者 戴梦希)
人身险公司
保险业务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