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7家险企“补血”:增资超70亿元 发债超200亿元
2024-07-25 09:31:30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7月16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35亿美元于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债券,年利率为0.875%。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43.71港元(可予调整)。


  中国平安表示,待债券发行完成后,拟将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满足集团未来以金融为核心的业务发展需求,用于补充集团的资本需求;支持集团医疗、养老新战略发展的业务需求;同时,用作一般公司用途。


  中国平安董事会认为,债券发行有助于优化该集团资本结构以及丰富该集团融资渠道,并为该集团的持续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已有17家险企相继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补血”。其中,13家险企披露了增资计划,拟增资总额73.23亿元;4家险企选择发行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合计225亿元。


  增资频次增多发债需求上升


  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渠道一般有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其中,股权融资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进而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债券融资可补充附属资本,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一般来说,向股东寻求增资或引入新股东是最直接的资本补充方式。今年上半年,有16家保险公司的股东直接增资,合计增资额为190.76亿元。其中,于2023年发布增资计划今年获批完成的增资额为118.42亿元,今年披露增资计划的增资额为72.3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保险公司的增资额度较往年有所降低,更多集中在10亿元以内,但增资频次增多。比如,爱心人寿在年初获批增资0.58亿元后,4月26日再次宣布拟增资2.44亿元,若再算上2023年初的增资,近两年,爱心人寿已有三次增资动作。君龙人寿去年刚刚完成6亿元增资,不久前又宣布拟增资5亿元。


  另外,债券融资凭借约束少、发行周期短、发行成本低等优势,愈发受到保险公司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的青睐。


  近年来,保险公司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资本补充债、永续债。其中,可转换债券仅限于上市保险公司发行,一如此次中国平安发行的美元可转债。资本补充债门槛较高,但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是保险公司比较喜欢的融资方式。而永续债能够补充核心资本,对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更为有效,且没有到期日限制,利于资金流的周转,也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选择。


  2024年上半年,共有两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两家险企发行永续债,合计发债规模达225亿元。其中,新华保险发行资本补充债100亿元,并于6月20日发行完毕;利安人寿在今年4月、5月和6月,分别发行了三期资本补充债,合计发行规模为30亿元。6月14日,太保寿险发行永续债,实际发行总额80亿元;6月11日,中英人寿披露,拟发行总额不超过30亿元的永续债,6月25日已完成第一期,发行规模15亿元。另外,华泰人寿也宣布要发行8亿元资本补充债券,不过尚待监管批准。


  整体来看,虽然险企发债频次不多,但从规模上看,是增资规模的3倍。“保险公司频繁增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外部的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也有源于内部的业务拓展和偿付能力提升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增资来扩大资本规模,从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如是表示。


  融资成本降低备受市场关注


  险企发债热情在6月份迎来了集中释放。除了利安人寿再次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中英人寿也先后发行了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对于发债募资的用途,各险企均表示,为了进一步增强偿付能力,支持业务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主要是债券的票面利率骤减,已跌破2.5%关口。比如,利安人寿于5月末发行的“24利安人寿资本补充债02”,票面利率为2.78%;6月12日再次发行的“24利安人寿资本补充债03”,票面利率已降至2.59%。新华保险发行的10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仅有2.27%。太保寿险永续债的票面利率为2.38%,中英人寿第一期永续债的票面利率2.50%。


  据了解,2019年,保险公司发债成本普遍在5.30%左右,2023年已经降到了3.66%。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票面利率进一步下降。


  保险公司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低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保险公司自身的信用水平,二是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而保险公司自身的信用水平又与其规模、评级等密切相关。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看来,险企发债利率降低,说明市场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度在提高,对保险公司来说,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负债成本。袁帅预测,随着市场利率下降,险企发行永续债或资本补充债券的利率可能进一步降低。


  尽管险企所发债券的票面利率下降,但仍深受投资者欢迎。以新华保险为例,6月18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100亿元,票面利率为2.27%,吸引了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最终认购倍数达2.92倍。中国平安发布发债公告后,不过短短两日,已有瑞银集团、东吴证券等机构相继给出“买入”评级。


  短期提升偿付能力长期改善资本结构


  今年已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76家保险公司中,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包括5家人身险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


  今年是偿二代二期工程三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保险业资本补充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加上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出现下降,更加需要补充资本金,以增强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近两年,资本补充债券颇受保险公司的喜爱。据我观察,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资本不足以支撑其业务的扩张或发展战略,或者为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短期影响来看,此举可以提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缓解流动性危机;从长期影响来看,有助于改善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实现长期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但付息和偿债压力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若资金运用不当或市场环境不利,也可能影响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和长期声誉。”王国军强调。数据显示,2023年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8万亿元,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3%,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22%。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目前的发债成本高于保险行业平均财务收益率、低于综合收益率。如果保险公司发债获取的资金得到的收益不够偿还利息,仅仅提升了偿付能力指标,显然并非可持续之举。


  险企发债对投保人有何影响?王国军表示,“直接影响不大,但有一定的间接影响。比如,保险公司可能提升其服务质量,也有可能增加经营风险。”


  发债也好,增资也罢,只是保险公司“补血”的一种方式。从长期来看,持续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保险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记者 李丹琳)


责任编辑:高冉

险企

增资

发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