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邮电大学 岳中刚、张志华
面对疫情当前、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国际国内大势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方法指引和实践路径。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智能制造、在线教育、在线消费、工业物联网等“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为国内经济循环增添了新动能。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必将有助于为“上下游产销对接”疏“堵点”,为产业消费“双升级”接“断点”,进一步熨平供需两侧的不匹配,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
各类企业依托“数智化”转型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一些新模式也正从“想法”变为“实践”,但依然存在一些难题。当前,“数智化”转型促进经济内循环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数智化”转型能力不够导致“不会转”。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大数据、企业云、智能化设施在企业的普及率还不高。目前市场上科技平台提供的多是通用型解决方案,无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定制化和协同化需求。二是“数智化”转型成本较高导致“不能转”。根据《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应用调研报告》统计,数字化转型投入超过年销售额5%的企业占比仅为14%,近七成(69%)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3%,其中42%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1%,企业面临的“数智化”转型成本较高成为主要挑战。三是“数智化”转型适应期较长导致“不敢转”。“数智化”要求组织内部更快的信息交互,缩短数据生产、流通、加工等周期,而传统的组织模式人为割裂数据生产、流通、加工,势必造成数据流通不畅。
“数智化”转型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机器和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对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产业链配套等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可以有效保障供应链完整。以“数智化”转型畅通产业链“内循环”,可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大众创造力和市场活力,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潜力。江苏破解“数智化”转型难题,需要精准施策,从宏观视角考虑企业“数智化”发展与提升产业“数智”生产力和市场“数智”消费活力的关系,实现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高质量发展。
以“数智技术”高效供给体系强化转型能力。平台模式是数智化转型和落地的主要实现方式,公共技术平台是产业要素资源的“连接器”,是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工具箱”,可以有效破解企业数智化转型成本高、转型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支持数智经济领域的平台型企业通过开放平台功能与数据、提供开发环境与工具等方式,广泛汇聚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构建开发与应用良性互动生态。遴选一批有较强市场和技术实力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产品),加快在全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推广应用。探索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产品)应用。支持省内数智经济领域的产学研平台资源整合,提供创意设计、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创业孵化、跨界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一体化服务。
以政策创新降低“数智化”转型成本。“数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和发展需求等均与传统经济有着显著区别,这要求政府创新思维形成能够契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而为各类经济主体产业“数智化”转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可以借鉴并推出“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制度,建立“上云企业出一点、云服务商让一点、各级财政补一点”联合激励机制。鼓励云服务商实行优惠折扣,出台全省各级财政补贴比例和限额标准,通过财政资金对区内注册企业购买云服务给予一定补贴,向区内企业发放“云服务券”,降低企业上云成本。此外,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较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首先,引导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联合构建行业数智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传统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架构、工具模型、数据运营等服务,支撑企业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重新设计。其次,开展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能力评估,围绕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应具备的核心要素、特征与能力,研究制定体现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监测评估方法,为政府、行业、企业推进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支撑。三是引导传统企业深入理解数智化转型内涵,转变管理思路和发展理念,明确数智化转型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在战略、业务、管理和数智技术应用上统筹考虑、循环迭代、动态更新、融合创新。
[本文为2019年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决策咨询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科技向产业转化促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19SSL085)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
智能
经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街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