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杰:应更着眼于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2020-10-19 08:55:17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在讨论编制“十四五”科技规划过程中,有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被提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什么协而不力、貌合神离的现象屡屡曝出?相比多年前,现在优秀年轻人才多了、科研设施好了,为什么还是鲜见重大原创性成果?在我国的大地上,为什么难以开启“视窗”,长出“苹果”?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实际上涉及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即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我国从学者研究到中央决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已有20多年历史,成绩是巨大的,但创新效率与效果仍难满足要求。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早期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与建设,理论上多建构于“投入—产出”线性分析范式之上,习惯于分别独立地处理各种不同创新要素,实践中重视加强各分系统创新要素的硬件能力建设。在我国,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固有情况,创新体系的各子系统之间开放度不高,部门利益较重,彼此籓篱较厚,更易出现大系统内部的条块封闭和分割现象。

  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固然与其子系统各要素的能力密切相关,但更取决于创新主体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多个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否存在连续、多重的互动,是否可构成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多年前,笔者曾将创新体系中的机构及机构间的联系互动比喻为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没有软件支持的计算机,不过是一堆孤立的机器而已。

  自然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共生和持续演化,其“动态、多样、开放、平衡、有序”的内涵可借入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创新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支撑。21世纪初,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要素的大范围自由流动,在知识创新、技术突破与社会形态跃迁深度融合的情境下,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理论应运而生。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04年在《创新美国》研究报告中,首先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并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认为创新主体的多样性、开放性是系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在创新生态的理论框架下,创新不是一个线性、机械、分立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生命力、可演化的生态系统。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激发主体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协同与演进。相比此前已有的多代创新范式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抛弃了集中关注创新要素构成的传统观点,更加关注创新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演进转变,注重自身的可持续性演化,以及所有创新主体对系统环境共同营造的价值观,将创新评价从单一追求科技经济价值的目标域转向科技、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多维度价值融合。

  创新生态理论认为创新系统的质量、效能的高低,根本在于能否形成一种创新生态。这体现了对创新活动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研究并解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战略与政策。如果把创新人才比喻为创新系统中的种子、创新资源为阳光和空气、创新市场为肥料、创新环境为水分、创新机构为土壤,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形成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整体,比较能反映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属性。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对转型背景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时值“十四五”规划编研的关键阶段,深入理解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更有巨大现实价值。笔者发现,在几方联合研究的工作基础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汤书昆主编的《中国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五册丛书,从理论概念、哲学思想、创新模式、创新路径等多维视角,纵向考察了创新理论的发源和演进过程,横向考察了世界多国创新理论的实践现状,较系统地探讨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学术意义,构建了一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测度评价模型。这对人们理解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历史、内涵、功能、特征及建设实践甚有启益。该丛书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如科技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创新文化的理论分析和培育实践、官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与融合、中国城市的知识型发展模式等,给予了重点关注。毫无疑问,这套以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为主题的丛书,不仅体现了国家创新系统发展最新阶段的研究成果,对正在从事“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者、研究者及决策者,也是一套及时的、价值较高的参考书籍。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


责任编辑:刘利香

生态体系建设

自然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