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要做就做最难的问题!”
2020-10-29 09:09:51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做科研绝对不能避重就轻,要做就做国际一流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只要你敢‘碰硬’,我就不信做不出!”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首届芳澜讲堂所作的报告中如是鼓励青年人。

  在报告中,高福以“创新创业创造——坚持需求导向的微生物科学研究”为主题,呼吁青年人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树立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志向,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

  在高福看来,当前中国“三创”面临的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与基础研究跟不上不无关系。“‘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问题,而‘卡脑子’问题就是基础研究没跟上。”他说。

  高福同时表示,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其中,重要的“一条腿”就是国家需求。“国际科学前沿固然重要,但中国现在需要搞什么更加重要。”他补充说,“我们鼓励探索,但不是拍拍脑袋啥都探索,科学问题需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

  上世纪80年代,仍在山西农业大学读本科的高福曾与同学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搞科学会走什么样的路。“走英国的路?它是以基础研究为主。走日本的路?它一切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他说,回过头来想想,这二者并不矛盾。

  “以前有人批评日本不做基础研究,尽做应用研究。”高福说。实际上,日本是瞄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把科学问题和需求问题结合到一起。经过多年布局,日本的需求问题被逐个击破,诺奖也接踵而至,这是需求和基础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缘故。

  高福认为,盲目地“敢为人所不为”并不是创新,更不是创造,说到底是只想出发却不看前路、不知远方。“所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也留给大家去思考。”高福说。

  找准问题刨根问底

  在报告中,高福希望青年人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对问题刨根问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愿意看到现象、问题,但从来不去刨根问底找到本质;而找到本质以后,又不去思考其背后的自然规律。

  以免疫学为例,他指出,1980年,全世界宣布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把一个微生物从地球上消灭。中国人虽然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拿竹管用嘴吹牛痘预防天花,但却并没有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看到挤奶工和他们的孩子不得天花,观察发现挤奶女工容易感染牛身上的一种轻微天花,通过给一名儿童接种牛痘,推动了疫苗和免疫学发展。

  现在,免疫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学科。“西方药物的发展一开始也是草药,后来一看草药治疗效果差,就变成了成分已知的化学药物,然后是生物药和基因药物,现在已经有了第四代细胞药物。”高福说。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是明白以后的糊涂。”高福说,做研究最怕一辈子糊涂。他希望青年科学家找准要做的科学问题,刨根问底。

  敢于尝试一流问题

  “要做就做最难的问题!直接上手做科研,不要避重就轻,不要绕道!”高福在芳澜讲堂上呼吁。他指出,免疫学发展到今天,诸如艾滋病、流感疫苗等问题仍未解决。他鼓励青年科学家要敢于触碰前瞻性技术,解决国际一流问题。

  微生物所历史上做出过不少“响当当”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如中国大陆第一篇《细胞》论文,就是由该所研究员王敖全等在1980年发表的。彼时,中国最大的技术出口项目也是由微生物所做出的,其维生素C发酵法在1985年以550万美元转让给瑞士Roche公司。

  今天,中国的科研环境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高福呼吁,做研究绝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小富即安,不敢触碰世界一流课题。“能力有不同,但努力是相同的。努力学习达到极致,人才高地就建立起来了。”他说,“国际一流机构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强大自己是强大研究所的唯一途径。”


责任编辑:刘利香

科研

微生物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