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建
作为一名固体地球物理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姚华建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揭开地球内部的神秘面纱。“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要利用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学成像技术,‘绘出’地球内部新世界,让人类更好地了解、守护、利用地球。”
不久前,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姚华建榜上有名。
“走出去”看看大千世界
著名教授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曾在校园的月光下讲解《月赋》,让听者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在教学中,姚华建倡导将三尺讲台搬到野外。在他所授的本科生课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课和赵九章科技英才班的野外实践课。“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神奇的演化过程。”无论是学校附近的大蜀山、紫蓬山,还是安徽省内的铜陵、池州等地,都留下了他带领学生野外考察和实习的身影。
“做地球科学研究,不能光看书,还要用脚丈量大地,做一个旅行者,做到知行合一。走出去看看宏观世界,也能提升自己对宏观地球现象的认识。”姚华建坦言,除了科研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旅行。旅行的时候,除了了解与地球相关的自然现象,他还特别喜欢看古建筑等历史文化景观。“走多了、看多了,眼光和境界就不一样了,做研究就会有更大的视野。”
固体地球物理学时常跟地质、信息、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学科碰撞,已催生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姚华建经常鼓励学生走出自己所在的小组,到其他小组或学科领域去看一看、听一听,请教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取长补短、交叉融合创新。“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只有了解了,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才能为我所用。”姚华建认为,“走出去”可以推进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更好、更快地发展。
神奇的“背景噪声成像”
无论是大自然的惊涛骇浪,还是城市里的车水马龙,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振动和声音。“通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这些自然界的振动和人类活动的噪声,都可以转换为信号。借助这些信号,可以‘绘出’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从而揭开地球内部的神秘面纱,为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利用地下资源宝藏提供基础数据。”姚华建说。
姚华建是国际知名的背景噪声成像专家。2004年,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期间,他就开始关注背景噪声成像这一学术前沿,并很快跳出固有的窠臼,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背景噪声相速度成像方法,以及背景噪声与地震面波联合成像方法等一系列新方法。
2012年回国后,姚华建在背景噪声成像领域持续“发力”,提出基于面波走时和波形数据的直接成像方法以及多种地震波数据联合成像的方法,大大提升了区域结构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方法被国内外同行广泛使用。“相对传统成像方法,新方法计算成本低、效率高、误差小、算法稳定、实用性好,目前已经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应用。”
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方法的城市三维浅层结构成像研究,高效、低成本地获得城市地下浅层精细三维速度模型。目前,该方法已被推广到合肥、洛阳、济南等国内多个城市和盆地区域,为城市规划及地震灾害评估提供了重要途径。
而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姚华建提出了新的大地震破裂过程成像方法,发现了大洋和大陆俯冲带逆冲大地震不同频率能量辐射的特征及其物理机制。他所构建的川滇地区地壳三维速度模型,是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首个公开发布的川滇地区公共速度模型,目前已被应用于区域震源和结构研究中。
写好合作分享“大文章”
在中国科大地空学院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生雷霆眼里,姚华建没有一点架子,相当有亲和力。他的办公室里,常常有串门聊天的学生。“学业、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我们总喜欢来找姚老师聊聊,很多不是他带的学生也来找他。”
姚华建一般会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引导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他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紧盯世界前沿、在一个方向持续钻研。
采访中,姚华建多次表示,要想在科研中有更大的建树,一定要写好合作分享“大文章”,努力做一个好的合作者和分享者。当前,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显著趋势,很多领域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大突破。科学家之间相互合作、协同创新,往往会催生意想不到的原创性成果。
“每个科学家和团队都不是万能的,只有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才可能激发更多的灵感,推动更多‘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姚华建坦言,不要做“孤单”的科技工作者,要善于合作和交流;科学研究不是说都要从零起步,而要站在前人和今人的肩膀上;好的东西不能藏着掖着,学会分享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认同。
姚华建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首次系统地揭示了随深度变化的地震破裂能量释放与断层移动量及早期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就是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研人员合作完成。他连续6年在国内组织开展“地震学算法与程序培训班”,倡导地震学程序和算法的共享,超过2000人现场或通过网络视频参加培训,目前已成为促进我国地震学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姚华建说。
地球物理学
成像技术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