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朱文才一生的几个节点,都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创建相关。89岁高龄的朱文才回首一路走来的经历时语气平淡,但心怀感恩。
“是中科院培养了我。”朱文才说,他和妻子堵福弟都是老科学院人,在中科院工作,是他们一生的荣光。
入列中科院
1930年1月出生的朱文才,老家在江苏江阴。因家境贫寒,初中没毕业朱文才就辍学来到上海,进入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当了一名工人,“帮科研人员看实验、刷瓶子”。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中央研究院被改造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950年6月,中科院整合新建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朱文才成为研究所的一名见习员。1956年6月,响应国家号召,中科院在北京新建了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研究室被整体搬到北京,成为化学研究所的基础力量。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服从国家安排!”朱文才义无反顾,与妻子一起北上北京,进入化学研究所,成为一名技术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1975年,中科院成立环境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二部的4个研究室被分离出来,成为建设环境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力量。
已是工程师的朱文才迎来又一次转变,参与了环境化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担任化学所二部办公室负责人的朱文才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工作繁杂,十分考验耐心。
1986年,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推进,环境化学研究所与中科院动物所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文才先后担任中心科技处负责人、开发部主任、技术条件处处长等职,并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面对“为什么每次都是你被调动”的疑问时,朱文才淡淡一笑:“国家有号召,我们就响应;单位有安排,我们就听从。当时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平淡语气中,饱含中国科学院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拼搏的年代
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期间,耳濡目染,科研的种子在朱文才心中萌芽。
到北京后,朱文才师从化学所研究员王有槐,并担任王有槐的助手,开展了尼龙—6的相关研究,对尼龙—6的成分、分子结构、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了尼龙丝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朱文才很早就提出,中心要以基础研究为主,适当开展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要让科研成果为生产生活服务。”
为此,朱文才主动深入中心的各个研究室了解情况,“哪个项目有可应用的苗头,就列入开发技术里面来”。
研究中心研发的“化学耗氧量测定仪”,可以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从而确定水体的污染程度,指导污染防治工作。朱文才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应用前景,可列入开发技术,于是就给予研究室相关经费,支持科研人员进行产品开发。
在朱文才的推动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顺磁共振仪”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发应用,相关技术成功推广到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朱文才还推动了设备招标、大型仪器专管共享等工作。随着科研的积累,研究中心购置了色谱质谱联用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许多大型仪器设备,但这些设备都分散在各个研究室,存在重复购买、资源浪费等现象。
朱文才认为这些设备不能仅由各个研究室独用,而应该开放共享,于是制定了“专管共用”制度。“设备由研究室专管,但可以让整个中心的科研人员共用”,这些工作得到了中心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妻子堵福弟一直在化学研究所工作。作为技术工人,堵福弟负责为科研人员吹制各种玻璃仪器。“许多形状的玻璃仪器,她都能做出来。”朱文才称赞道。
下苦功出成果
爱国,是朱文才这一辈科研人员的精神支柱。1951年,朱文才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因为来自科研单位,朱文才被婉拒。“我心里还挺遗憾的。”
“现在研究所里的条件,比我们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朱文才为中科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由衷感到高兴,“但年轻人一定要珍惜机会,要在自己的专业上下功夫。只有刻苦钻研、扎扎实实、坚持到底,才能出大成果。”
这是朱文才的切身体会,也是老师王有槐等老一辈科研人员所传承的精神。
“我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当时举办俄语、英语培训班等,我都积极参加。许多培训课的成绩都很不错。”朱文才说。
到北京后,朱文才积极参加业余大学学习。业余大学里的老师由各个研究所抽调,讲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朱文才几乎把所有课程都学完了。
王有槐对朱文才的影响颇深。“他是一个学术水平高,工作负责、勤奋钻研的人,对学科前沿和进展了解得非常全面。我们很尊敬他。”
而今,随着年岁增长,朱文才腿脚开始不便,听力也下降很多。朱文才说:“虽然不能再去研究中心走走了,但真心希望研究中心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科院
物理化学研究所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