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的办公室,记者差点没看见他——房间里一摞摞堆放的书,几乎把他“淹没”了。对于怎么养好猪,他脑袋里装的知识,比这些书还要多。
长期从事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的印遇龙,现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被引用9000多次,从2011年至今,一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殊荣。
除了上述“高大上”,下面几组数据更能让人了解印遇龙的研究:
——养猪更有效率了。过去十年,他和团队将我国生猪养殖的料肉比从4:1降到了2.8:1,换句话说,以前猪每长1斤肉,需要吃4斤饲料,如今只需要吃2.8斤。
——猪肉更安全了。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也是饲用抗生素使用的大国,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抗生素用在了动物身上,有养殖户甚至“把药给猪当饭吃”。印遇龙团队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和饲养模式等营养策略,每年可减少矿物元素使用量近30%,而饲料中抗生素可以不再使用。
——猪场更环保了。他们研发的“五星级猪圈”,里面有沉淀收集粪污的处理系统、采用湿帘加负压降温的“空调”,还有能解决水资源浪费的“直饮水”。这样的猪圈,不仅减少了80%的污水排放,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
印遇龙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未来几年,我国人均肉、奶、水产品、蛋类消费量将会持续增加,预计人均饲料用粮将在明年达到人均口粮消费的两倍左右。”印遇龙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启动了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项目,不仅完成了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信息数据的收集,还有望节约20%的饲料用粮,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这些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科研成果,是印院士和同事们日复一日泡在实验室、养猪场得来的,更是从普通人难以忍受的猪粪猪尿里“淘”来的。
“每一年,印院士和大家待在猪圈的时间比待在家里的时间长,陪在猪宝宝身边的次数比陪伴亲人还多。”印遇龙团队成员刘刚告诉记者,喂猪、设计猪圈、给猪看病、分析猪粪,印遇龙样样亲力亲为。“有时候,为了不让臭烘烘的猪粪样本影响他人,我们只能在办公室里,关起门研究猪粪。”刘刚说,“印老师一直说,不肯吃苦,不肯动手,就干不了这份工作。”
研究员黄瑞林是与印遇龙共事30余年的老搭档。他告诉记者,印遇龙办公室的沙发上总放着一床被子,“为了做研究,他时常会睡在办公室,睡得很晚,起得很早,说起养猪来总是滔滔不绝。”
“我们国家养猪的历史很悠久,我们对猪的研究也在不断升级。如今,猪的数量上去了,老百姓已经不再为吃不到肉而发愁,所以我们更加关注肉的口感和健康,也开始利用地方品种的优势资源来改善猪的品质。”黄瑞林介绍,印遇龙给整个研究团队树立了一个好的标杆,那就是将国家需求与百姓需求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他总是想着国家需要什么样的研究、老百姓想吃什么样的猪肉,然后为了实现一个个目标,废寝忘食、不辞辛劳。”
“我曾经在国外求学、生活过多年,但还是觉得祖国最好,总想着回来干点实事。”11月,印遇龙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的办公室里告诉记者,农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只有科技进步了,才能让农业走上既绿色又高产的可持续道路。“农民养好猪卖好价、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健康、国家的‘肉筐子’里装满肉,就是我的目标。”印遇龙说。
畜禽健康养殖
生猪养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