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郭慕孙院士:科学跑道上的“领跑者”
2020-12-14 09:50:36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追忆郭慕孙院士:科学跑道上的“领跑者”


  “如果科研是一条长长的跑道,他的一生都奋力奔跑在这个跑道上,即使历经风雨,也从未停歇。”12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举办的纪念郭慕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这样追忆郭慕孙院士的科学人生。


  作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开拓了流态化学科,为我国流态化、颗粒学和过程工程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学为师为科研,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和知识财富,值得我们后辈永远铭记和学习。”张锁江强调。


  从“流态化”到“过程工程”的原始创新


  郭慕孙出生于1920年,在父母培养教育下,自幼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1945年,他凭借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突出的英文水平,如愿以偿获得奖学金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留学。


  在导师的指导下,郭慕孙努力攻克有关“颗粒流动”的问题。1948年,他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工进展》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破天荒”地定义并区分了流态化“散式”和“聚式”的不同类型,建立了颗粒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流动参数统一关联式,丰富了流态化的基础理论,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1956年,郭慕孙回国,协助我国著名化工冶金学家叶渚沛先生筹建过程工程所前身——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冶所)。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流态化研究室,在2006年最终获批成立“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多相室”)。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逐步发展完善流态化学科,陆续提出“广义流态化”、“无气泡气固接触”等新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四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59年,他与时任化冶所研究员的杨纪珂一起编写了《过程工程研究》。正是这本油印的内部资料,首次提出了以“过程工程”为概念的研究领域,并详细阐释了过程工程研究的内涵。


  此次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郭慕孙提出“过程工程”概念,彰显出他对学科前沿趋势和国家过程工业发展科技需求的高瞻远瞩。“这为2001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过程工程研究所’、从‘化工冶金’向‘过程工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张锁江表示。


  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报国情怀


  “化工过程的开发首先要做到概念设计,要通过概念设计、实验验证来颠覆传统模式。”张锁江至今仍然记得20年前第一次与郭慕孙见面时,郭慕孙对他的指导。


  他的一生擅长从现实中寻找凝练科学问题,一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以原创的流态化理论与技术解决我国化工、矿产资源利用的重大需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曾师从郭慕孙,他在此次论坛上回忆:“在他的学术辞典里没有‘跟踪’二字,始终强调‘原创’‘第一’和‘特色’。”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让实验室成果尽快走进工厂应用于工业生产,郭慕孙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厂矿企业,一边进行实验,一边研究设计,一边指导工业应用,对我国低品位与复杂矿的资源综合利用做了大量工作。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辽宁鞍山、贵州万山、内蒙古包头……他不知疲倦辛勤工作的汗水和足迹遍布全国,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在与会专家看来,郭慕孙能够同时精于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正是源于他坚定的科技报国梦想。


  郭慕孙曾说:“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发达的途径中,只有用自己的科学技术,针对自己的资源和国情,才能达到技术上独立的目标。”


  即使在逆境中,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强国梦想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地研究。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都体会到,他把自己的全部才智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深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永不停息追求卓越


  郭慕孙的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2000年已80岁高龄的郭慕孙壮志满怀,开始筹划主编《流态化手册》,亲自编写详细写作提纲,组织国内外64位学者参与撰写。历经8年不懈努力,终于完成316万字的著作,在流态化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同时,郭慕孙卸任过程工程所所长后,在培训年轻的博士、硕士生进行英语论文写作上投入大量精力。1997年起,过程工程所举办了8期英语写作讲习班,每期都由郭慕孙义务讲课8至11次,成为研究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9年,年近90的郭慕孙把课件集结成书,出版了《怎样写好科技英文论文》一书,深受读者欢迎。


  2012年12月20日,92岁的郭慕孙逝世,结束了他奋力奔跑的科学人生。李静海回忆:“在他去世前两天,我去看望他时,他还在追踪新事物,还在思考太阳能如何能用于化工过程的加热。”


  “郭先生生命中的每时每刻、一点一滴,都在诠释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追求卓越。”李静海说,“让人觉得这是永恒的,从不会终结,永远会如此。”


责任编辑:曹晖

郭慕孙

中国科学院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