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化学。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水专项子课题、“973”子课题等重大项目,同时获准与捷克、丹麦、波兰等多国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英姿飒爽气如虹,沧浪欲寻一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老当二副也光荣。”这是2019年3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易勇带领学生在马来西亚的柔佛海峡出海巡航时写下七言绝句《三代同舟感怀》。这首诗道出了他对科研的无限热爱,抒发了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的乐观主义精神。
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周易勇率先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研究水环境问题,努力将生态酶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水污染生物学,于2001年成立了环境生物化学学科组。
几乎与此同时,周易勇眼疾发作,视力逐渐下降,几乎失明。但这没能让他放弃工作,反而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问题,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他依靠学生和同事的阅读,学习最新的文献。他甚至亲赴野外现场,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以生态酶学为要点切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等。
周易勇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自2003年至今,就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他与捷克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海岸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南海生物研究所、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波兰罗兹大学应用生态学系、波兰科学院自然保护研究所、保加利亚渔业资源研究所、斯洛文尼亚约瑟夫·斯蒂芬研究所、韩国先进科技学院等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聚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融合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湖沼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生态酶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阐明了营养元素氮和磷循环对水污染过程与格局的关键调控作用。
在学术思想上,周易勇注重基础性与大尺度、注重国家需求与国际前沿,力求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描述水环境变化的格局与过程。其研究结果揭示了富营养化与有机质富集和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国水环境的改善与管理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研究体现了宏观的环境科学背景与微观的生物化学层次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在上述努力的基础上,周易勇带领环境生物化学学科组联合藻类资源与藻类毒理学学科组,以及境内外多家学术机构,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赤潮与低氧等生态灾害的发生机制、早期预警和应急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为主题,牵头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发挥我国科学技术优势和影响力,同时体现中科院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环境生物化学学科组团队2名成员曾登上福建海洋研究所“延平二号”科考船,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2018年春季台湾海峡共享航次,从近海到远海采集水柱和底泥样品,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大海中航行,船摇晃得厉害。团队成员克服了严重的晕船症状,不分昼夜地工作,不辞辛苦,为科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周易勇更是亲力亲为,虽然他的眼睛不好,但是却从未将其当成科研路上的绊脚石,反而更加坚毅、更加顽强。他亲自带领团队成员远赴海外合作单位,并赴不同海域巡航采样,分别在中国南海、黑海瓦尔纳海湾、地中海和马来西亚柔佛海峡组织了多次联合巡航,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与各国专家深入交流,互相学习。
在上述项目的研究中,周易勇和团队成员充分探讨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赤潮消长过程中的关键驱动作用,相关研究不仅有效整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赤潮研究的学术优势与信息资源,更有效推动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化。此外,项目组骨干成员以东南亚地区为重点开展了科学传播与技术推广工作,受训人员达百余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周易勇用实际行动践行并诠释了中科院“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他爱岗敬业和努力开拓的精神激励并鼓舞了身边一大批人,是真正的“先锋”和榜样。(作者:曹秀云,单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水生生物
周易勇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11幢206
邮编:100020
京ICP备05049267号
京ICP备050492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