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太湖边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忍受着孤独,克服着种种困难,从事太湖湖泊研究和水质监测等工作,为科学维护太湖环境奉献自我,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站长秦伯强就是他们的带头人。
1963年,秦伯强就出生在太湖的西山岛上,他喝着太湖水长大,继而因求学而离开,直到1995年,学有所成的他又回到太湖,通过从事湖泊研究将自己的一生与养育了他的太湖维系在一起。
1980年,秦伯强考取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及水资源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他来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攻读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施雅风。
攻读博士期间,秦伯强开始了他的野外考察研究工作,当时他的主要工作地是新疆、青海等地的野外湖泊,那时做野外湖泊研究工作的寂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第一次去时,开始感觉很兴奋,等到第三次,我就不太想去了,没一个熟人和朋友。每年都要在新疆待半年时间,就在野外观测解冻后的天气、水温和水质,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秦伯强回忆道。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太湖流域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太湖污染情况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秦伯强来到太湖站工作,开始致力于太湖湖泊研究。
由于太湖的水文特征与他过往的研究并不相同,因此新的工作对他来说挑战不小。“过去我的研究以水量为主,来到太湖以后就是以水质为主,太湖是浅水湖,平均水深只有两米多。相比深水湖,当时浅水湖的研究成果较少,污染治理难度也大,风浪一来,底泥全部都翻起来了,因此我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不仅具体的研究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需要学习和探索,而且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下湖所能依靠的最好设备也就是机动渔船,对太湖做一次全湖覆盖采样通常要10天到两周时间,如果遇到强风、暴雨或大雾等恶劣天气,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都难以保障。“很多时候,我们遇到暴风雨天气之后,都感觉再也不想上船了,但是下次还是要去。”秦伯强说。
克服了艰难险阻,秦伯强带领团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也惦念着如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地方需求。在主持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同时,他还长期担任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或咨询专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在太湖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应用实践。
除了将自己奉献给太湖湖泊科研,20多年来,秦伯强还培养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专家为主的、融合了湖泊科学多个分支的研究团队,有力地推动着国内湖泊科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是秦伯强带的第一个硕士生,在他看来,秦伯强带学生松紧有度,让他受益一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秦伯强带领研究团队逐步创建了系统集成观测、实验和模拟、环境与生态时空格局耦合的多学科协同湖泊科学研究方法,揭示风浪过程对湖泊沉积物悬浮、内源污染释放和蓝藻水华爆发影响规律,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发展的机制、控制对策和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恢复途径,成为目前国家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理论,形成包涵技术方法、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全方位的成果,填补了大型浅水湖泊湖沼学的研究空白。在他和他的团队的科研成果的帮助下,太湖水质近些年也开始逐步改善。
秦伯强
太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