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年来,扎根边疆基层一线,倾注农机科研事业,突破地膜植棉机械化技术关键,攻克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技术装备难题,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研发了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在新疆、山东、河北等棉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得国家专利32项,获科技成果奖励21项。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从美丽繁华的江苏名镇到偏远落后的西部边陲城市,从一名中专生、农机“土专家”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几十年始终执着于一件事——研究农业机械。陈学庚常说:“人来到世上走一圈,总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这一件事情干好了,我这一生就值了。”
初中毕业后,陈学庚在报考中专的志愿表上只填写了一个专业——机械制造。最后,他如愿考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农校。陈学庚原以为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知识够用了,没想到分配到兵团第七师一三○团修造厂工作不久,就被司务长拿来的一个报废压面机“打趴下”了。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怎么能行?第二天,陈学庚主动要求下到车间当工人,从最基层干起。有人说他放着舒服的派工员不干,真是“傻帽”。
这个大家眼里的“傻帽”买来一大摞机械方面的书籍悉心钻研,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慢慢地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在那个工业机械很落后的年代,20岁的陈学庚开始崭露头角。
他先后革新制造出磨缸机、水力测功机、缸套离心浇注机、缸套粗加工卧式镗车、龙门刨床、制砖机、大型顶车机等设备。20世纪70年代中期,陈学庚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带动了团场农机具修理设备的革新。
随着荣誉的纷至沓来,陈学庚的职务也在升高,从机械厂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到团机务科科长、副团长兼总工程师、师农机服务中心主任。1992年2月,原本可以继续担任业务领导的陈学庚,选择到新疆农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现在很多人问他,为啥非要搞科研?他率直地回答:“我喜欢这个,就想坚持干下去。和我同时干机械的很多人取得成绩后就离开研究岗位当领导了,我如果不坚持搞科研,可能也高升了,但是,我想一个人一生中应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来自团场的陈学庚最清楚团场生产需要什么,眼看着研究所一摞摞科研成果鉴定证书被锁进了柜子,他心疼得直跺脚。“这些成果要是能在生产中派上用场该多好啊!”
1992年4月中旬,在没有资金、人员和场地的情况下,陈学庚向新疆农垦科学院借款5000元,注册成立了兵团农机推广中心。成立初期,陈学庚白手起家,一手抓科研,一手抓成果转化。2006年,在兵团农机推广中心基础上改制的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的科神公司不仅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农机科技园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5大类32种机械,连续多年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产品销售到国内各省区和周边国家。
视难题为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兵团引进了日本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种植棉花。可是,人工铺膜一天只能铺4分地,铺膜后,要靠人工在地膜上点种,进度慢、劳动强度大。为了铺膜,许多职工手上磨出了血泡,苦不堪言。看到职工血糊糊的手,陈学庚心疼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自动铺地膜的机械。
经过几个月加班加点的反复改进,陈学庚的团队研制出了可以先播种后铺膜的膜下条播机,日工效最高达到150亩。可是,第二年条播机大量作业,弊病就暴露出来:需要大量人工放苗、膜孔封土,若放苗不及时,遇到高温天气,棉苗就会大片大片被烫死。陈学庚下定决心继续改进铺膜播种机,成功研制铺膜播种机的关键部件鸭嘴滚筒式穴播器。随后研发成功的新型铺膜播种机,可进行联合作业,实现膜上打孔穴播,日工效120亩至150亩,地膜覆盖技术得以推广,促成了新疆棉花产量第一次提升。1995年,“棉花铺膜播种机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疆棉花种植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亩播种量4公斤至6公斤,大水漫灌,肥料利用率不到30%,人工收获成本高……棉花种植的成本犹如一个巨大的黑洞,将本来就较薄的利润几乎吞噬掉。这时,兵团提出“精准农业”的概念。
先进的农艺技术需要先进的机械支撑。陈学庚又一次看到了发展的机遇。这时,他已是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所所长。
精准播种的理念是一穴一粒。在当时,“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都认为棉花精量播种,风险太大。而陈学庚认为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他先从精量播种机研究开始,每穴平均播种1.5粒到2粒。
精量播种机在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试验站连续试验了两年,可是由于空穴率高,棉种发芽率低,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但是,陈学庚没有气馁,最终攻克了精准播种中的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膜下滴灌精量铺膜播种机,将铺膜播种技术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种机械每穴播种精准,可以同时完成播种、铺膜、滴灌等8道程序,完全解放了劳动力。
2008年,陈学庚团队申报的“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棉花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技术带动了新疆棉花种植模式的革新。201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36.6%,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很多了解陈学庚的同行都说,他就像一个主攻手,看到机会来了就要扑上去抢,他把帮助基层解决难题作为一件快乐的事。
研制农民喜欢的“傻瓜农机”
陈学庚研制的农机被干部职工亲切地称为“傻瓜机子”。陈学庚有个理念:要把复杂的机械结构简单化。
要想生产出农机工人喜欢的农机,必须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征求意见,寻找存在的缺点。为了做到这一点,每逢机械作业高峰季节,陈学庚就带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机械实际使用情况,把农机人员反映的问题和使用机具的经验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工厂,立即着手修改图纸,等下一批农机具生产时之前存在的缺陷就改过来了。遇到农忙季节,为不耽误农时,他会安排人员立即修改。
为了观察样机运转情况,陈学庚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趴在地上察看,一趴就是半个小时。在试验中,陈学庚从来都是跟随农机边走边观察,常常浑身尘土。
有一年,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七连农机户陈继华发现自己买的科神公司的精量播种机上的开沟固定杆焊合工艺有缺陷,准备秋后给公司反映。没想到没过多久,新批次的农机已经改过来了。陈继华欣慰地说:“这样的更新速度仿造也来不及啊。”
陈学庚心里始终装着职工的利益。前几年改装农机的特别多,如改装一台膜上膜播种机只需3000多元,而购买一台需要两万多元。为了给职工省钱,他把零配件都放在团场,随时为职工改装。
陈学庚从事的农机研究,在许多人眼里没有一点吸引力。科神公司成立前,仅有30人左右的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曾在不到10年时间调走了10多个人。然而,这一切从没有让陈学庚动摇过。1994年,一个个体农机老板多次找到陈学庚,出30万元年薪请他去工作。当时,陈学庚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多元,家里孩子又小,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但陈学庚毫不迟疑地拒绝了他。陈学庚说,因为自己放不下在兵团的事业。“我是兵团培养的技术人员,我要把全部才华奉献给兵团。”
在同行眼里,陈学庚是一位永远冲锋在科技创新前沿的战士。2003年从兵团二运司调到兵团农机推广中心工作的郭新刚感触特别深:“老所长最喜欢别人问他问题,一有问题他就来精神,加班加点也要解决。他常说,不怕不会,就怕不问。”
有人问陈学庚,搞农机研究苦不苦、累不累?陈学庚回答:“从事农机研究工作既苦又累,但是为兵团农业发展解决问题了,为社会作出贡献了,乐在其中。”
陈学庚
基层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