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创业创新星火燎原。一个个创业创新传奇,托举起亿万人的中国梦,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新风尚。
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厉害了,创客们!”栏目,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那些激情澎湃、精彩纷呈的创业创新故事,展现创客们强烈的责任心、无限的创造力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为他们实现梦想叫好加油,汇聚起更多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新力量。
初创期举步维艰,转投西安光机所创新平台后如鱼得水
虽然,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裁朱锐今年只有34岁,但已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了5年,并且小有成就。
在清华大学读硕士期间,朱锐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简称OCT技术)。2009年,朱锐的母亲重病住院,因医疗诊断影像模糊,大夫不能马上确诊病情,这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将OCT技术与光纤技术结合起来做内窥镜,增加疾病诊断的精确性呢?
说干就干。2011年,朱锐率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商业化内窥OCT造影系统,并凭此获得深圳创业之星大赛初创组冠军。那一年,他正在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博士。
夺冠后,风投来了,合作伙伴也来了。还差一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朱锐面临重大选择:继续学业还是休学创业?
“我还是更喜欢做一个产品让大家都能用上的那种成就感。”朱锐说。
2012年春天,29岁的朱锐只身从香港来到深圳创业。
然而,现实并不像当初想的那么简单。朱锐成立公司之后四处碰壁,创业之路起步很艰难。正当他发愁的时候,数千里之外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抛来了橄榄枝。于是,朱锐“孔雀西北飞”,转战西安。
其时,正逢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西安光机所也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改革。
朱锐至今还记得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当时对他说的话:“你来我们西光所发展吧。如果办企业失败了,可以继续在所里搞创新,成功了就做企业的工作。”
“西安光机所是国家的研究所,应该向全社会优秀人才开放,让研究所真正成为国家的开放式创新平台。”赵卫说,“只要有创新的想法、先进的科技成果,都可以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干,共享我们的所有资源。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看最后的创新成果。”
在西安光机所技术、人员、资金和联合实验室的支持下,朱锐的公司逐步进入正轨,并很快有了起色。
双模式创新,开发小产品盈利,供研发核心大产品“烧钱”
很多高科技创业公司都会遇到“钱不够烧”的难题,微光医疗的资金情况却很不错,自2013年底在西光所天使基金支持下融资600万元后,朱锐公司账上一直保持着五六百万元的现金流储备。
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研发不“烧钱”,而是因为他们在研发OCT内窥镜这个大产品的同时,开启了双模式创新,并研发了一款被称作“扎针神器”的小产品——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有了它,医护人员能清晰地识别患者皮下的静脉血管,解决了肥胖患者和婴幼儿患者扎针难的问题。
这让朱锐感慨良多:“现在能看到广阔前景的产品,大公司一般都有准备,创业公司应该小而专,从单点做强,通过网络扩展到全球市场,血管成像仪就是很好的例子。”
“医疗器械企业要稳步发展,就必须控制好现金流。大产品研发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所以我决定同时做小产品补充现金流。后来发现有了小产品,公司的运营管理越来越规范,为大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朱锐说,有了小产品后,融资就变得不慌不忙,这样反而能融到更多资金。
初生牛犊力求“做到国际最好”,梦想是成为行业巨头
资金充足了,就能安心做真正想要做的事。虽然是初生牛犊,朱锐却一直抱着“做到国际最好”的雄心壮志。
“OCT技术最好的临床应用点在哪里?这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朱锐说,微光公司2013年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内窥OCT扫描仪,经过不断的临床试用,发现价值最大的是用在心血管科,可以做高精度三维血管扫描的OCT技术,相当于打开了心血管精准医疗的窗口。
为了做出全球性能最好的心血管OCT设备,朱锐带领研发团队不断改进内窥镜导管的光纤结构,最后做到了全球最小的0.86毫米直径。他们还集合西安光机所和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团队,共同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人工智能OCT影像数据库,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根据影像快速制定手术策略,其智能化和易用度全面超越进口产品。
朱锐介绍,细小光纤做出的丝状内窥镜,可以深入人体血管,发现不稳定斑块,有效减少急性心梗造成的死亡,还能避免滥用支架。预计2019年OCT产品获得临床认证后,将打破进口垄断,造福百姓。
“影像技术创新会变革现有的疾病治疗方式,在医学领域最具创新性的公司将有希望成长为行业巨头。”朱锐说。
看好微光医疗,看好朱锐!
朱锐
创业
内窥镜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