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吴天一院士:脚下是高原 心中有人民
2021-07-08 09:48:53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七一前夕,一个蹒跚而有力的身影,带着心脏起搏器,从青藏高原走向人民大会堂,接受“七一勋章”至高荣誉……

  这位孱弱的老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天一。他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生命的保护神”。但鲜有人知的是,为致力于高原医学研究,他常年忍受着全身14处粉碎性骨折、双眼白内障、耳膜被打穿的病痛折磨。

  青海牧区,牧民群众亲切称他为“牧民的好曼巴”(藏语“曼巴”意为“医生”),诊疗救助藏区群众上万名。他创造了青藏铁路唐古拉山作业的14余万名筑路员工无一人因急性高山病死亡的医学奇迹。为揭开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之谜,80余岁高龄编纂340万字巨著《吴天一高原医学》,填补世界高山医学空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奉献,留在青藏高原,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近日,在听力视力受损、行动不便的身体条件下,吴天一独家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

  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高原肺水肿”

  吴天一20世纪30年代出生于新疆伊犁,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吴天一只身踏上青藏高原荒凉的土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16医院担任主治医生。

  受制于青海省落后的医疗条件,20世纪60年代,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进行治疗。

  “青藏高原缺氧、低压的恶劣环境,阻碍了人类开发高原的步伐,也威胁着这里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必须找出高原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断研究下去。”这一决定,让吴天一走了一生,也让他和高原病较了几十年劲儿。

  此后,吴天一开始了对高原病和藏族群体的研究工作。

  1963年,吴天一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发生在青藏高原的“高原肺水肿”并对其加以论证,而在此前很多文献都把高原肺水肿称为高山肺炎。这一重大发现如一声惊雷,对世界高原医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12年,吴天一对青藏高原不同海拔、不同民族的人群进行了高原病调查,他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我国藏族群众已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高原环境建立起完善的整体适应机制,但其中依然有低氧易感的个体。这一研究揭开了藏族群众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之谜,相关成果立即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纠正了一度流行的、主观臆断的“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原病”的论点。

  2020年,340万字的医学巨作《吴天一高原医学》出版发行,这本书展示了吴天一50多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

  14处骨折10万份数据

  自1980年起,为获取生理资料和病理资料,吴天一用了10年时间,踏遍了青海高原牧区的每一寸土地。这十年,他得到了10万份重要数据。

  20世纪80年代,位于青海省海拔最高地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1985年,在外出调研途中,吴天一乘坐的汽车从青海省橡皮山山顶翻至山脚下,这场意外,令吴天一全身14根肋骨骨折、髌骨粉碎性骨折、腿部胫腓骨全断,至今他体内还有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钢板。

  除了在高原地区进行现场采样外,吴天一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进行高低压舱模拟实验。1995年,吴天一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设计并启动了首个模拟高海拔环境的高低压实验氧舱。

  实验开始后,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意外让吴天一听力严重受损,却摸清了舱体运转安全系数。

  1990年,吴天一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登山队,为获取大量人在特高海拔的高山生理学资料,他连续两个月面对皑皑雪山,导致双眼患上白内障。

  50余年来,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

  拖着一身“负伤”的“零件”,吴天一依然乐观坚毅。虽已年过八旬,他的脚步却依然匆忙。


责任编辑:曹晖

吴天一

高原

人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