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的19项科学实验,这就是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将要完成的光荣任务。
这些听起来离普通人生活很遥远的科学实验,在“实践十号”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胡文瑞院士的眼里极其重要:“微重力环境能观察到很多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独特现象,在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技术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胡文瑞是中国著名流体物理学家、中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他倡导并主持建立了我国唯一的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主要完成人之一,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与“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68岁那年,胡文瑞来到西北甘肃,成为兰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的共享院士,在这片遍布红柳的热土上,开始了他的西北情缘。
扎根西部助力风电行业发展
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又被称为“风电走廊”,这里的酒泉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所辖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则被称为“风口”。
到了甘肃之后,胡文瑞瞄准这一领域,为甘肃“陆上三峡”战略献计献策。他带领专家多次到河西实地考察,提出在兰州理工大学开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理工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风电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而在胡文瑞到来之前,这一切是很多教师想都不敢想的。
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仁年说:“学校之前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于企业,以应用型工科为主,缺乏从工程实践中总结提炼科学问题的精神,这些都因为胡院士的到来发生了改变。”2005年,胡文瑞开始指导兰州理工大学申报风电方面的国家“973”科研项目。经过连续三年的努力,终于申报成功。该项目设立的“大型风力机高性能叶片的气动、气弹与气动声学综合分析研究”项目由兰州理工大学主持研究,实现了该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零的突破,学校科研水平步入“国家队”。
此后,兰州理工大学的风力研究步入了快车道。在胡文瑞的主持下,全国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海峡两岸“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标准工作组会议、甘肃省风电技术论坛等每年10余次的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接连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风力发电专业委员会、国家级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继成立;国际合作项目“大型风力机风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等项目为相关风电制造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是以风力发电为纽带,促成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甘肃省的全面合作,推进了风电制造业的本土化进程,风电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甘肃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产业。
立足科研推动精准扶贫进程
科学研究的精神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强烈的辐射效果。自2014年开始,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团队在胡文瑞的指导下,根据太阳能经济性集热温度与生物质高效恒温发酵温度相匹配的特点,提出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供能系统的设想,并以连续稳定、高效低成本地满足用户冷热电气等用能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了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农牧废弃物混合恒温厌氧发酵过程及其产物高效高值循环利用、太阳能的光热转换过程强化及高效利用、水合物法净化生物天然气等工作。
学校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专项、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等40余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温控型恒温沼气池建造技术”“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等成果;实现了利用禽畜粪便、秸秆、果蔬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全年连续稳定供电、供燃气和采暖/制冷等功能,并已在省内外村镇绿色建筑、温室种植、暖棚养殖、循环生态园区建设等领域推广应用,对甘肃省科技推动精准扶贫、计划、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战略定位促进新能源开发
2015年,胡文瑞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提出,兰州理工大学新型风力机的研究需要尽快安排研制低速、大流量、大扭矩和高效率液压泵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高压液体输送、存储和发电等相关研究,争取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将这种新型风力发电机推向市场。他的建议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刘延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项目的调研论证和研发工作。
目前,兰州理工大学已成为甘肃省内新能源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学校相继建立了风力机数值计算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混合原料恒温厌氧发酵实验室、水合物法净化生物天然气实验室、干旱区沼肥—水—土协同作用机制实验室和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中试基地,并在甘肃省景泰县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风力机外场综合实验平台。2005年,兰州理工大学开始招收风力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成立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学校在酒泉建立新能源学院。如今,学校每年都有上百个项目申报,最多的一年,全校共获批6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十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将近300项。
从2004年开始,胡文瑞每年在兰州理工大学工作时间超过三个月。他总是说:“只要学校有需要,他随叫随到。”每次来到学校,他都给师生作报告,专门针对如何提炼科学问题、怎样进行科学研究进行辅导。每一年,他修改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都有几十甚至上百本。老师们在聊天中提到,兰州查不到某些资料,胡院士回北京后,就专程去图书馆查找。
十余年的谆谆教导,胡文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兰州理工大学的很多人,也让这所西部高校的老师开阔了国际视野。老师们不仅乐于从事科研工作,而且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科学实践。许多年轻老师都把胡文瑞修改过的申请书珍藏起来,作为鼓励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作为大师的胡先生关心青年人成长,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年轻人更感受到了他所寄予的重托。”兰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教师杨从新说。
胡文瑞
西部情怀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