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一生心系教育和民居
2022-05-12 09:54:47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圆圆的脸上总是笑眯眯地,平易近人、和蔼友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给人的印象一贯如此。

  5月7日,是吴良镛的百岁生日,期颐之年的他每当谈及城市、人居时,眼里仍会闪着坚毅的光芒,因为这是他毕生挚爱的事业。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墙壁上,挂着他亲手书写的四个大字“匠人营国”。作为建筑界的泰斗,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崇高理想。

  立志学习建筑,毅然回国建设

  将建筑事业作为毕生追求,这与吴良镛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息息相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父母带着年仅15岁的吴良镛逃离南京,饱受颠沛流离之苦。逃到重庆后,他在合川第二中学继续学业。1940年7月的一天,他刚考完毕业统考最后一科,日本轰炸机就来了,整个城市瞬间地动山摇,被火焰吞噬。

  当他们从防空洞出来时,满目疮痍深深刺痛了少年吴良镛的心。当时,他非常向往安居乐业。“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房子住,有好的环境,能安其居;同时也希望社会上有很多就业岗位,大家能够好好地工作,能乐其业。”

  于是,他立志将来一定要从事建筑行业,重振山河。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其才华很快得到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赏识,成为梁思成的助手。

  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师从著名建筑师沙理宁,主修建筑与城市设计,并在建筑圈小有名气。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吴良镛收到梁思成、林徽因的来信:“北京百废俱兴,正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希望你赶快回来。”信中“百废俱兴”四个字,让吴良镛重燃儿时的报国梦想,心中翻腾起一种责任感,他毅然决定回国。

  和当时许多想回国的科学家一样,吴良镛也遭遇了重重阻碍。“回国时,正值钱学森先生被美方扣押,局势比较紧张。我经香港进步人士的帮助,从九龙辗转深圳才能回来。”吴良镛曾回忆道。

  从此,他再没离开清华,在这里翻开了新中国建筑教育的新篇章。

  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吴良镛的辛劳付出,1946年,他协助梁思成创办建筑系。1959年,在他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设计研究院。

  “是梁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如何行事为人,如何做学问。”深受导师梁思成的熏陶,吴良镛为建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一辈子的孜孜以求。已经不知道多少个日夜,吴良镛遨游在书海里,学术研究和教育探索从未停止。他以严谨的学风,几十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

  清华大学校友梁勤回忆起导师吴良镛当年亲自指导他撰写硕士论文的情形,“我的硕士论文有11万余字,吴先生从头到尾反复改了3遍,还在论文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了标记。”

  在吴良镛的教诲下,学生们受益良多。他对学生倾尽所有心血,即使在病榻上也从未停歇。

  2008年夏天,已经85岁的吴良镛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工地视察时,因连日劳顿加之暑热而罹患脑梗,因脑部神经受损而造成半侧身体不能自如。他一方面开始常人难以想象的康复治疗,另一方面仍然孜孜不倦地看书,指导学生的论文和科研。

  吴良镛一直牵挂着他的学生,康复治疗两年后,他重返学校,继续最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90余岁高龄时,吴良镛仍坚守在讲台上。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又对建筑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具有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这道出了吴良镛对建筑学的坚守。

  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队伍不断壮大,师资力量和学生数量逐年提高,直至今日,这个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建筑教学的殿堂。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了一批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守护人类“诗意栖居”梦

  “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如此评价。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建造等都凝聚了吴良镛的心血。从建筑设计到城区规划,全国多个城市都留下了他的“手笔”。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吴良镛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始人,73岁时,他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他常说,建筑师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的抱负。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再到人居理念,吴良镛的成绩单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其中,他最靓丽的民居“名片”,非菊儿胡同莫属,可以说是他在规划实践上的扛鼎之作。

  吴良镛对胡同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眼里胡同都是宝贝,四合院凝聚了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的精华,他想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古朴雅致的建筑风格,传承古人的建筑智慧。

  改造前的菊儿胡同,有许多“顽疾”等待着吴良镛“开刀”:低矮的民宅破旧不堪、几十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糟糕的排水系统、狭窄拥挤的生活空间等等。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对于这条建筑面积只有2700多平方米的胡同,请吴良镛来改造有点“大材小用”。但吴良镛却感觉机会难得,他已经做了30多年的理论准备。在这里,他可以践行“有机更新”。

  为此,他为菊儿胡同精心设计,力争保留建筑原有的历史底蕴。吴良镛的助手左川回忆,菊儿胡同方案前后审查了7次之多,费尽周折。但吴良镛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到了施工图阶段,光设计图纸就出了95张。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更名为菊儿小区,被重新赋予了生机和活力,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住宅模式基础上,又满足住户在庭院空间里的诗意栖居,从此名声鹊起。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1993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吴良镛凝心沥血为人居。在90岁时,吴良镛获得了最重要的荣誉——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代建筑大师吴良镛的一生所系。


责任编辑:曹晖

吴良镛

教育

民居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