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京京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气象观测塔的一名工程师,他每天腰缠安全带、手握扳手和铁钳,在高空为气象仪器“问诊”。在像他这样的工程师的细心维护下,从1979年建成以来,这座气象塔一天都没有停止过工作。
以下是他的自述——
1997年,23岁的我被分配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上班,负责325米气象观测塔上面的仪器维护工作。至今我已经在气象观测塔工作了20多年,也从当年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这个气象塔我们俗称“铁塔”,它很高,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大半个北京城。我的工作日常就是对气象塔里面的仪器进行高空“问诊”,让科学家及时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
每次高空作业之前,严格细致的准备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戴好安全帽,系牢安全带,穿好工作服,检查随身携带的专用工具。我们的专用电梯升降速度是每分钟40米,大概8分钟可以到达塔顶。
前几天,我们刚刚安装了大气化学相关仪器。电梯空间有限,要把这个150斤左右的“大家伙”放到吊筐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得研究怎么放置填充物,固定好仪器的同时确保高空安全。维护仪器时姿势也是各种各样,蹲着修、探出半个身子修、半躺着修,我都经历过。
这项工作对天气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刮5级以上的风,我们就会停止室外作业。刚工作时,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刚刚坐电梯上塔准备检修仪器,突然就变成了阵风天气;或者突然飘来一片云彩,噼里啪啦地下大雨。这个时候,要么迅速躲进电梯间等雨停,要么瞅准时机下撤。
不过得益于我国气象预报越来越精准,近几年我们能将高空作业的时机把握得刚刚好,再也没有“人在囧途”的情况发生了。
相比于夏天的高温,对我们来说更难受的是冬天,尤其是零下1~2摄氏度的时候,上面滴水成冰,干一会儿手就冻僵了。加上仪器的线路也会因为气温降低变硬,很容易碰坏。我就得回到电梯的暖风机里,把手焐热了再去干活。
相比于高空的刺激,地面工作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已经形成了习惯:把塔上传下来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文本模式,做至少3份备份处理;每天早中晚三次机房巡视,看看是否有故障发生。
我有两个笔记本,上面是关于仪器的全部原始记录,这个习惯也是从“老人”那里传过来的。本子上记录着系统详细的安装调试过程,一份电子版、一份纸质版。最近一次记录是4月22日20点34分,我们发现电脑上仪器的工作窗口突然全部消失了,经过排查,推测电脑异常自动重启,4月24日9点30分恢复了正常。这些细节都要在本子里记录明白。
20多年的工作中,我能感受到,随着气象观测仪器的国产化,我们因为故障上塔的次数减少了,更多的是需要安装新的科学仪器。
这么多年,经过自己检修的科学仪器数不胜数,从来没有出过大的差错。虽然这份工作辛苦,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经常提醒年轻人,上塔一定要注意人的安全、仪器的安全,这都是国家资产,我们有责任守护好。
工程简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气象观测塔(简称气象塔)建成于1979年8月,主要服务于首都北京的空气污染研究和大气边界层、大气湍流扩散等研究。
在世界众多气象塔中,这座气象塔具有独特的优势,其高度是世界第三,塔上的观测平台分布较细致。气象塔位于39°58′N、116°22′E,海拔高度49米。在气象塔280米高度南北两个方向设置的两部高清相机24小时运行,每半小时自动拍照,实时监测周边天气状况和地表状况。
气象塔上目前主要有两套观测系统——15层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和7层湍流通量观测系统。平均场系统从1979年开始进行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包括风速、风向、温度和湿度。湍流系统也已观测多年,内容包括三维风速、水汽、二氧化碳和气压等。两套系统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平均场20秒记录1组数据,湍流场1秒记录10组数据。
积累多年的观测数据在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贾京京
高空
问诊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