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师者、母亲、子女……马月华和大多数人一样,身兼数职,扮演着许多角色。
在平衡好这些身份肩负的重担的同时,仍能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奥秘,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马月华来说并不容易。
路途艰难,但她从未放弃,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一路走来,守住了自己的事业、梦想和家庭。
压力下的那份坚持
对科研人来说,每次进步、每个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对于身为女性的马月华来说尤其如此。
母亲罹患癌症而无力获得有效医治,紧接着孩子出生,住房和经济条件都不允许雇请保姆,没有帮手。那时,马月华刚刚研究生毕业、入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两年。无奈之下,马月华只能把刚满周岁的孩子送进了仅有两位阿姨的私人日托所。
有一次,孩子有点儿发热,早上吃了药后送到日托所。马月华本想下午早点儿去接,可一进机房工作就忘了时间,当她下午5点多赶到托儿所时,听说孩子在医院。
马月华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看到1岁多的孩子乖巧地躺着挂着吊瓶,手里还攥着一颗糖,对她无力地喊:“妈妈,阿姨给的。”她一瞬间崩溃了。
尽管生活、工作的压力“山大”,但马月华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梦想,反而加倍努力、挤时间刻苦学习,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自己,并成功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到英国伦敦留学1年。
现在大家常说“996”太辛苦,留学那年马月华却常常是“897”。“因为独自在外,少了很多家务活,有时间嘛。”马月华笑道。她非常珍惜与英国著名科学家一起工作的机会,总是多问、多阅读、多花时间学习。
这一年间她像海绵一般吸收知识,甚至开拓了彗星和流星天文的研究方向,后续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团队一个目标
留学归来后,马月华回到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团组成为科研骨干,继续开展彗星和流星天文研究工作。
1999年11月,马月华所在的课题组受托研究“近期流星雨对我国航天任务的影响”。经过多番论证后,团队提出了科学建议,据此航天部门及时调整了“神舟一号”飞船的发射安排,躲过了当年11月18日发生的狮子座流星暴,保证了“神舟一号”任务的顺利完成。
“能为我国航天事业做一点贡献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在受到表彰时马月华如是说。
在团队中她总是做得多、说得少。
一次,研究组里资深教授撰写“973”项目申请书,时间很紧,需有人帮忙整理文稿,马月华和团组首席通宵达旦连干两天,使该项目申请书按时递交。事后,组里的青年同事才知道这一情况。对于马月华来说,这只是团队合作中的一件小事儿。“我们是一个团队,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每个人都要全力以赴地去付出才会成功”。
做热心服务的那个人
马月华不但是女科研人员中的佼佼者、坚守在科研一线的学术带头人,还是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热心人。
团总支书记、女工委主任、工会副主席、研究部主任、人大代表、省妇联执委……对待每一个身份、每一项工作,马月华都分外认真。
身为女性的她,在组织妇女节、儿童节等活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和女工委的伙伴们组织系列亲子趣味游戏活动,带领女职工户外踏青、参观考察,学习舞蹈、手操,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成立女职工合唱队,举办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研究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进友谊。
平时,周围的同学同事不论工作、生活中碰到了怎样的困难,思想上遭遇了何种困惑、烦恼,都会找马月华谈谈心。而马月华总是立马放下手头的活儿,热情、耐心地与之交流。她的宽慰、劝导和鼓励常常能帮助他们解开心结、驱散压力。
除了组织活动,身为教师的马月华,为研究团队培养了很多行星科学人才,其中不少已成长为科研团队负责人、项目骨干。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老师批改我们的报告、论文稿等,总是当面一一指出问题,一起商讨并详细解释。”一位马月华带过的博士生回忆道,对于标点、空格、格式等小细节,马月华也都不会放过,一一指正,在每周组会上,马月华还时常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培养了研究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素养,让他们受益终生。研究生和同事们都很乐于同马月华一起工作,心情愉悦,效率自然提高。
近年来,马月华还积极参与公众科学普及活动,多次送知识下乡、送科普进校园,赴山东、湖北等地开展科普讲座,在边远地区进行科技知识扶贫活动的同时还积极捐款捐物、扶贫济困。
“不管干什么,都要尽心尽力干好,这样最后即使没达到预期,也不后悔。”马月华说。
她的确在履行每一个身份责任时都全力以赴,也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走下去。
(陈红玲董瑶,作者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责任
中科院
马月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