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志: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
2022-12-13 09:57:56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大科学装置是某一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共平台,核心目标是服务科学家攻克前沿科学难题。

  为走在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肩负使命,聚焦主责主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组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2017年9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物理所主导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正式启动建设。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具备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全方位开展极端条件下的物质科学研究提供先进的、功能完备的实验条件。这些条件有助于探索现有物质的新特性和具有新特性的未知物质。

  与科学家开展自由探索的科研方式不同,大科学装置属于工程项目。为增强科研人员的“工程意识”,全身心投入到大科学装置建设当中,物理所扬长避短,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

  首先,完善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物理所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探索形成了工程经理部领导下的以各实验子系统为基本单元组建实验系统的层级管理模式。在项目组织架构中,担任实验系统或子系统单元负责人的绝大多数为党员科学家,全职负责具体核心任务的项目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党员科学家,他们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起到了先锋表率作用。通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监督管理落实到人,层层推进项目实施。

  同时,加强资源整合,有效解决跨区发展难题。物理所专门成立北京怀柔研究部这一独立科研组织,下设研究组或研发单元。装置项目中子系统是怀柔园区对外开放合作的基本单元,建设与运行阶段子系统一般配有子系统负责人、仪器科学家、仪器工程师及其他辅助人员,保障各子系统在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满足科技发展和领域科学家用户的需求。

  政策优化,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特殊倾斜政策,统筹科研资源分配,通过优化考核评估方式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克服跨区发展问题。

  此外,跨区建设过程中,沟通也十分重要。物理所与中科院机关、北京市政府、怀柔区委区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对口联系及有效的沟通机制,花气力重点协调和解决物理所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比如市政条件保障、生活配套设施等,使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同时,全方位开展与地方政府的共建活动,增进了解、共促发展。

  在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部分仪器因受到国外封锁等无法按期交付。物理所瞄准“卡脖子”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研究所多学科、建制化优势,组建研发团队,加速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经过5年多的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经进入科研状态。目前,装置已经实现了1mK(毫开尔文)的极低温、300GPa(10亿帕斯卡)的超高压、26T(特斯拉)的超导磁体强磁场和100as(阿秒)的超快光场等4个单项极端条件指标,共有来自国内外33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的48个课题、约1.4万小时的机时申请获批,已迎来用户到访实验。


责任编辑:曹晖

顾长志

科研组织

大科学装置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