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风采丨刘红梅:奋力谱写科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3-01-18 09:40:09
文章来源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奋力谱写科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访市政协常委、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红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贯通论述、单独成章,坚持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统筹部署,这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空间,为科协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日,毕节市政协常委、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红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主动对标对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科协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


  图片


  ▲刘红梅(左二)为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前所小学学生讲解科普知识


  刘红梅表示,2022年以来,市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协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着力增强科协组织凝聚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地位。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荐“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6人,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依托市科技馆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深入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10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加强科协系统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工作队伍,全市共建有乡(镇、街道)、学校、企业等基层科协组织193个,配备“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超过500人。


  强化科普功能,着力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指导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经省级验收,织金县、七星关区、威宁自治县分列全省第1、第5、第7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4.1万人、科技志愿者1.5万人;积极争取支持,获省科协批准实施项目17个、资助经费199万元,获中国科协支持毕节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187万元。通过各类平台开展科普宣传230期,“科普毕节”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图文信息1000余条,科普中国信息员进行科普传播分享服务25万次;组织举办毕节市2022年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面向大众及有关单位征集到科普短视频、音频、图文等作品206个。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组织发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开展重点科普宣传活动70余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6万册、科普宣传品1.2万份;大力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活动,及时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宣传活动”的通知》和《众志成城同心抗疫——致全市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倡议书》,同时组织科技工作者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宣传工作;发动9.6万公众参与“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答题活动83万次,排名全省前列。


  围绕中心布局力量,着力服务人才大汇聚。开展“院智援毕行动”。下发《关于报送院士专家引智需求的通知》,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科协申报智志需求,汇聚科技智库和院士专家为毕节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开展“海智归毕行动”。以汇聚在毕的海外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为主体,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对全市海归人才进行初步摸底调查,采集基层科协组织“海归”人员数据49人,做好海智人员服务工作,为在毕留学归国人员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开展“引智兴毕行动”。引领科技工作者服务毕节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高校、企业科协等参加贵州省创新方法大赛;建设维护“黔归人才”信息库,录入毕节数据库14.2万人,动员吸引省外毕节籍优秀人才返毕创新创业。开展“老智助毕行动”。推进老科协组织建设,在全市8个县(市、区)成立老科协组织,实现市、县两级老科协组织全覆盖,同时在各县(市、区)建设市县协企联合示范基地13个、建设乡级老科协工作站3个、村级老科协工作站2个,构建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老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发挥好离退休老科技专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普及中的作用,组织老科技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类政策宣讲和落实情况调研。开展“提智富毕行动”。发掘用好本地“田秀才”“土专家”“土博士”等科技乡土人才,整合科普资源和科技力量,努力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组建由1438名专家组成的市科普专家团,成员涵盖10多个领域,专家团成员深入基层开展“万名专家讲科普”活动800余场。


  汇聚各方资源,着力建设开放合作发展新枢纽。切实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学会(协会)建设不断推进。积极联系30余家科技社团,指导全市5所高校全部建立科协组织,实现高校科协组织全覆盖;建立8家企业科协,积极参与企业培养人才、技术创新,服务企业科技工作者600余人次。搭建科技学术交流平台。积极联系省内外科技工作者,搭建论坛、沙龙、座谈会等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与市外学会(协会)的交流合作;指导学会(协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全市各行业学会开展农业技术、医学、药学、保健等学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8场,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15场,促进学术与智库、科普有效互动,不断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水平。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有效提升。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在全市学会(协会)、园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团队等范围内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现已挂牌2家;组织开展“人才日”活动1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1场,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2场,为毕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190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座谈;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各类培训132人次。


  开展科技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力。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青少年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举办毕节市首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45支代表队210名师生参赛,评出各类奖项56个;组织104名青少年参加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各类奖项55个;597名选手参加贵州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各类奖项49个(冠军1个);595名青少年参加省、市两级“无人驾驶技能”线上虚拟竞赛,获各类奖项50个;4名选手代表贵州省参加2022年世界机器人锦标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个;举办毕节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征集作品415件,线上终审答辩评出作品186件;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高校科学营、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初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科普竞赛和教育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举办和组织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提升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能力。以科技馆免费开放为载体,坚持“青少年学生走进科技馆”和“科技馆进校园下基层”模式,共接待公众参观2万余人次,组织科普大篷车到基层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30余场次。积极争取科普教育新资源。毕节市获“天宫课堂”第二课贵州省唯一连线地资格,共组织1万余名学生参加活动,150名学生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现场连线,2名学生代表在直播环节与航天员连线互动。积极建设示范性科普教育基地。制定科普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开展科普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毕节市科技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全国“大思政”科学实践教学基地。


  砥砺奋进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刘红梅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毕节市科协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国发〔2022〕2号和国函〔2022〕65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科协工作,积极履行科协“四服务”职责,深入落实“科九条”,围绕省科协“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实施“五大工程”、抓好“五件实事”、开展“五智行动”、推进“五万计划”,强化政治引领,凝聚科技力量,担当科创重任,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供图/毕节市科协)


  文/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孙晓疆袁胜繁


责任编辑:高冉

刘红梅

事业发展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