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但是从国家发展来讲,还应该“藏食于民”,这样我们国家在遇到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就能更好地应对。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从“藏粮于地”到“大食物观”。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不仅要碗里有粮、碗里有饭,还要有肉、蛋、奶、果、蔬、茶等各种各样的食品,这是人民群众的需求。
“大食物观”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角度居安思危,确保国家食物和食品的安全。“食物”和“食品”的概念不完全相同,食品比食物多了加工属性和商品属性。大农业领域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食物或食材。
第二,我们的食物来源并不局限于大农业领域。生物技术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比如细胞培育肉、人工合成淀粉等。在这一进程中,不仅需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同时也要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因为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是要摆在第一位的。
第三,从“大食物观”到“藏食于民”。大食物观、大食品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接下来要让藏食于民、定期轮换成为一种习惯,引导消费者存储一些长保质期食品,水、水果、蔬菜、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
有句话叫“老酒陈醋”,中国白酒是存放越久越好,因此有白酒藏新喝陈的说法。中国白酒每年七百万吨产量,相当于藏了两千多万吨粮食;中国白酒一般要藏3年才勾调,相当于藏了六千多万吨粮食。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我们会有粮吃、有菜吃,也会有酒喝。
食品界要推进传统食品现代化转型,而现代化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传统食品现代化总是遇到一些的阻力,但是这个阻力再大我们也要做。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合“藏食于民”的食品,特别是中国传统食品。中国有几万种的主食、菜肴,这都是很宝贵的资源,需要实现现代化生产。中国美食走向世界靠的是风味、健康双导向,靠的是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
尤其是青年食品科技工作者,更要“急国家所急、急企业所急”,发现和解决企业和社会急难愁盼的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食于民”都是未来确保中国食品和食品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要把“藏食于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本报记者根据第六届中国食品科学青年论坛发言整理)
“藏粮于地”
“藏食于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